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得益于科技革命的推动,世界分工体系日益广泛、深化,逐步演变成为“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在这一分工体系下,仅靠统计贸易总额的惯用方法并不能真正衡量一个国家(地区)在贸易中的真实获益情况,对于贸易中的增加值部分的研究逐渐涌现。作为全球最大的货物贸易经济体,我国对融入世界价值链的分工体系保持着积极主动的态度。本文利用2000年至2006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的合并数据,采取了4种不同的测算方法,对我国制造业企业出口的海外增加值比重(FVAR)进行了测算。通过测算,我们发现,2000-2006年间,我国制造业企业出口的FVAR超过了50%,但整体呈下降趋势,7年间下降约10个百分点,其中下降的主体是加工贸易;港澳台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出口中的FVAR最高;技术、资本密集型行业出口FVAR降幅最小,而劳动密集型行业出口FVAR降幅较大;并且,出口到发达国家市场的企业的FVAR要高于出口到东盟国家。汇率水平作为重要的价格水平,与一国的对外贸易密切相关。从2005年7月开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有关人民币升值的研究已成为经济学家们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结合异质性企业理论及汇率传递有关研究,以本文测算得出的中国企业出口FVAR作为被解释变量,以汇率及生产效率等企业异质性因素作为解释变量,探究了影响我国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的因素。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总体来看,人民币升值及生产效率的提升对于中国企业出口的FVAR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于不同的贸易方式、不同的行业其影响不尽相同。本文为从微观层面分析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提供了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