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六角蜂窝状二维材料的物性调控及界面数据库的搭建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xi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维材料自被首次发现以来就引发了众多科研工作者们的关注。受到量子限域效应的影响,二维材料可能会表现出与三维材料截然不同的性质,在电子器件、电化学、生物医疗等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本征的二维材料也可能会存在不足,如石墨烯虽然具有超高的载流子迁移率,但由于其零带隙的半金属性质使其难以在电子逻辑器件中应用;实验上已经合成的半导体材料——六角蜂窝状砷烯的迁移率较低等等。为了拓展二维材料的应用范围,往往需要对其性质进行调控。此外二维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依托于合适的基底,其结构与物性难以避免受到基底的影响。因此,研究二维材料的物性调控方法具有重大意义。本论文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设计了几种对二维六角蜂窝状原子晶体材料的物性调控方法,研究了这些调控方法对其性质的影响,同时构建了二维材料在基底上的界面构型数据库。主要内容包括:一、研究了三分之一氢化对第五主族元素单层烯的调制作用。通过声子谱的计算发现三分之一氢化的砷烯、锑烯和铋烯在自由状态下是动力学稳定的。与氢化前相比,三分之一氢化后的砷烯和锑烯的带隙从1.473 eV和0.991 eV增加到了1.619 eV和1.268 eV,而三分之一氢化铋烯的带隙则从0.480 eV减小至0.089eV。三分之一氢化使得具有六角蜂窝状结构的第五主族元素单层烯具有各向异性的结构,同时其电子结构和光吸收性质也呈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这意味其在偏振光学器件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此外,三分之一氢化后砷烯和锑烯的载流子迁移率均提升了2-3个数量级,而铋烯沿y方向的电子和空穴迁移率更是提升至了1.1×105 cm2V-1s-1和1.7×105 cm2V-1s-1。同时三分之一氢化铋烯的带隙会随着压缩应变的大小发生明显的变化。随着不断施加压缩应变,三分之一铋烯会经历半导体(ε>-5%)、金属(ε=-5%)、半导体(ε<-5%)的转变过程,并且在转变前后还发生了拓扑绝缘体-普通绝缘体的转变过程。这意味着三分之一氢化铋烯在拓扑器件中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二、基于经典力场和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折叠石墨烯的结构与性质。理想的石墨烯折叠结构是半无限的结构,由纯平双层石墨烯部分和折叠边界组成。本论文通过搭建足够大的有限的晶胞模拟了石墨烯折叠结构,并使用COMPASS经典力场进行结构优化,发现了折叠结构中存在类似于非封闭碳纳米管结构的边界。通过参考碳纳米管定义了折叠结构的手性指数。进一步使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发现,折叠结构在类管状边界具有一维碳纳米管中所存在的范霍夫奇点。在该范霍夫奇点对应的能量范围内,折叠结构的纯平双层区域和折叠边界区域分别呈现出与双层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相似的电荷分布特征,证实了石墨烯折叠边界具有相似于碳纳米管的原子结构和准一维的电子性质。这些结果为实验上合成和研究其它二维材料的折叠结构及其物性提供了新的思路。三、设计了一种基于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的高通量计算方法预测二维材料在固体表面上的界面构型。在考虑了二维材料与基底的晶格形状匹配问题后定义了界面结构的指数描述符号。通过分析形成界面的两种材料的对称性,并限定两者之间的晶格失配率,筛选出所有可行的非冗余界面结构,同时大大减少了不必要的计算。使用界面结合能作为判据,筛选二维材料在固体表面上的稳定构型。为了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针对几种实验上已有报道的界面结构进行了验证,即石墨烯在Ru(0001)表面、石墨烯在Ir(111)表面、锑烯在二碲化钯表面和砷烯在Ag(111)表面。通过与实验结果对比,发现该方法能很好地预测二维材料在基底上的构型,包括转角、应变和周期等。同时基于该方法预测了几种尚未被报道过的构型,如石墨烯在Ru(0001)上的√43@6构型,褶皱型砷烯在Ag(111)表面上的诸多构型等。该方法还可扩展用于二维材料与二维材料之间形成的异质结构的预测。该结果为预测固体表面上稳定的二维材料提供了方便的工具,同时为新型功能化二维材料的设计提供了帮助。
其他文献
在工程教育的不断发展中,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逐渐成为了大势所趋。在此之间,越来越多高校专业的相关企业参与其中,在产教深度融合的基础上构建专业全过程实践教学体系,以进一步促进产教深度融合质量得到提升,为高校学生的专业能力发展与实践基础经验积累提供良好的平台。对此,本文以高校计算机专业为例,深度分析近些年来高校计算机专业在教学实践中的现状与问题,在基于产教深度融合背景下提出构建计算机专业全过程实践教学体
近年来,实验上成功制备了以石墨烯为代表的大量二维材料,例如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以Mo S2为代表),III-VIA族半导体(以In Se为代表),黑磷,以及含铋三元化合物(以Bi OCl为代表)等,这些二维材料表现出了丰富的物理内涵,如超高载流子迁移率、二维超导电性、金属-绝缘体转变、二维多铁性等优异的物理性质,使其成为一种理想的低维物理性质研究平台,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除此之外,一类由
自石墨烯问世以来,厚度只有单个或数个原子层的新型二维材料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例如:硅烯、锗烯、铅烯等具有与石墨烯类似的蜂窝状结构的单质二维材料,以及由过渡金属碳化物和过渡金属氮化物组成的MXene材料等等。因其平面状的几何特征,二维材料很适合当前半导体工业的生产工艺。很多二维材料因其特有的电子结构和输运特性,在未来各种超薄电子器件的设计生产中将会扮演重要的角色。另外,从目前的相关实验研究看,可通
近日,针对流量至上、"饭圈"乱象、艺人违法失德等文娱领域出现的问题,中宣部印发《关于开展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大对违法失德艺人的惩处力度,禁止劣迹艺人转移阵地复出。明星艺人是公众人物,有很强的公共属性,需要以德艺双馨的标准对他们进行约束,对违法失德艺人应当严格限制其重返舞台和各类网络平台。
期刊
心肺复苏指南一贯是全球医生关注的焦点,而每一次更新必然是医学的最新进展,循证医学必定更加深入人心。我们正好借此契机使我们的重症观点得以更新。与1974年以来发表的各版心血管急救指南一样,《2005年美国心脏学会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也含有增加心脏骤停和危重急性心肺疾病生存率的建议。然而本指南很多方面不同于早先的版本。首先,本指南是在最大程度复习已发表的心肺复苏证据的基础上制定的。其次本指
会议
近年来,超高时空分辨测量技术和新型低维材料的发展,为微纳光子学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其中,微纳尺度的近场光学性质和二维材料动力学性质引起了广泛关注。表面等离激元,作为近场光学的典型研究对象,其飞秒纳米尺度的局域场和角动量的演化过程也成为了研究热点。新型二维材料,尤其是类石墨烯材料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由于其优良的光电性能而备受青睐;其二维属性也为表面物理的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平台,适合研究二维尺度光和物
研究目的:随着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成功申办,冰雪运动进校园迎来契机。本研究以创新扩散理论为视角,在分析冰雪运动进校园困境的基础上提出突围策略,以期为冰雪运动进校园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冰雪运动进校园创新的属性包括:(1)相对优势:冰雪运动进校园是国家提出的重大战略方针,受到各级政府部门政策和资源的大力扶持。如政府购买服务支持学校与
企业新型学徒制是校企合作常态下校企通过深度合作,共同培养企业员工综合技能素质的一种新型模式。本文从校企合作层面分析了当前企业新型学徒制实施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企业新型学徒制技能培养教育的基本路径和思考性建议,旨在探索校企融合、企校双师联合、工学统一的可行性做法。当前,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形式在全国各地全面展开,这不仅是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
期刊
目的 探究不同年龄双侧原发性乳腺癌(bilateral primary breast cancer,BPB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连续收治的105例BPBC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按照年龄分为年轻组(≤40岁)和中老年组(>40岁),回顾分析2组患者的双侧病灶在病理类型、分子分型、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阳性淋巴
原发性双侧乳腺癌(BPBC)是乳腺癌的一种特殊类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医疗水平提高和乳腺癌预后的改善,其发病率正逐年上升,这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和探讨,其中该疾病的病因、诊治、预后及预防是研究的重中之重。为了解BPBC的危险因素,预测不同人群的发病风险,从而指导其治疗、预后及预防,该文回顾了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对BPBC的病因、临床及病理特征、治疗和预后等相关问题进行系统性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