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兔视网膜挫伤后Müller细胞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变化以及bFGF对Vimentin表达的影响,以探讨bFGF对视网膜挫伤Müller细胞的作用和机制。 方法:40只兔子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挫伤组,bFGF治疗组,生理盐水(Nacl)对照组,通过3J能量自由落体的方式制作兔眼钝挫伤性视网膜病变模型,各组又分为3小时,1天,3天,7天,14天五个时相,bFGF治疗组每3日在玻璃体腔内注射bFGF2μg(10μl),Nacl对照组注射Nacl10μl作为对照。伤后各时相观察眼底变化并处死动物摘除眼球制作病理切片。光镜观察视网膜组织学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视网膜挫伤后不同时相Müller细胞Vimentin的表达,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仪测量Vimentin阳性染色的灰度值,应用SPSS12.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1.挫伤组和Nacl对照组早期视网膜组织水肿(尤以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和内丛状层为甚),7天时视网膜组织各层结构逐渐恢复正常,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目减少。bFGF治疗组早期视网膜组织水肿较其他两组轻,晚期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数目也明显多于其他两组。2.正常兔视网膜Vimentin的弱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Müller细胞的整个胞体,在内界膜与外界膜之间形成垂直于视网膜长轴的丝状浅棕色染色,与Müller细胞的分布一致。视网膜挫伤后1天Vimentin阳性表达开始增强,Vimentin阳性表达的高峰时间在伤后的7天。随着视网膜挫伤时间的延长,Vimentin的免疫染色范围也逐渐向外扩展,3天时免疫染色达外界膜,7天时视网膜全层都有表达。二组比较,各时段差别均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3.bFGF治疗组视网膜Müller细胞Vimentin的表达均明显高于Nacl对照组,且一直呈上升趋势,二组比较,各时段差别均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 结论:1.轻度眼球钝挫伤造成的视网膜损害主要是“对冲伤”机制起作用,损伤部位主要集中在视网膜后极部,损伤以视网膜内层为主。2.视网膜挫伤后M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