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萧红,惨淡三十年颠簸人生,缭乱一百年人世沧桑。一部《生死场》,写尽生死迷茫;一部《呼兰河传》,道尽悲欢惆怅。萧红以独有的视角,独特的生活感悟,创作了大批高质量作品,这些作品,成就了萧红,也成就了现代文学。可惜,萧红研究起步并不早,初期,只局限于鲁迅、胡风与茅盾几位文学大家为萧红小说作的序言上。后来,待到1972年美国学者葛浩文先生发表博士论文《萧红评传》,萧红研究才掀起阵阵热潮。此种热潮一直延续至今。一位好的作家,总是能够带给读者惊喜。所以,萧红文学常读常新,常在常存。作为一位人道主义作家,萧红一直在思考着人的价值与意义,并期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人寻找精神出口。本文,运用文化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方法,对萧红小说进行解读,试图挖掘出萧红小说的人文主义意义。在结构上,主要从三方面着手进行探讨:首先从人文主义角度来阐释萧红小说的人本特点。在分析之前,要先明确人文主义的概念和意义。然后,根据人文主义的人本特点,找出萧红小说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几类人物,包括:善良者、异化者、零余者和虚无者,分别对其进行阐释,挖掘人物的深层意义。其次,探索萧红小说的人文主义精神内涵。从精神追求的几个角度,理想、自由、哲理和民主,阐释人在精神追求过程中所经历的一些苦痛与挣扎,以此揭示人的生存状况。最后,从女性视角,诗化风格,越轨笔致,家园追忆几个方面来体现萧红小说的人文主义文学叙事。高尔基说过“文学即人学。”文学,是始终无法脱离“人学”而独立存在的。作家,只有把文学立足于“人”这一出发点上,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萧红,一直秉持这种思想,探讨人,研究人,挖掘人,因此,萧红的文学作品,无论是在哪一个时代都能体现出重要的意义。从而,也揭示出,萧红小说人文主义研究的必要性。本文恰是以人文主义为指导,承继先贤优秀成果,试图以全新角度,探寻萧红笔下人物的人文主义姿态及其渊源,并拟通过求根溯源,揭示小说人物的现实意义,诠释人文主义精神的深层内涵。希冀此文能够为人文主义研究贡献一份微博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