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跨界协同治理法律机制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a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域跨界污染的治理是我国现行以及未来长期的重点也是难点,目前我国环境问题一个突出的表现是主要流域的省界水质污染明显,流域跨界水污染纠纷加剧。流域的协同治理重视不够是流域水资源管理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从长远来看,推行流域跨界协同治理法律机制,是实施流域的科学治理和环境责任的社会化承担的保障,也是我国目前环境协作的迫切所需。本文第一章为绪论,阐明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以及研究的目的和研究方法。目前,环境经济学和环境管理学关于流域协作管理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从法制层面探究跨界合作治理流域污染的文献相对较少。本文着眼于流域跨界协同治理法律机制的构建,将其作为解决流域水体污染问题的关键所在。第二章探究流域的跨界协同治理有其现实的动因和理论及实践的基础。流域水污染具有很强的地域空间整体性,但行政区域将这一体化的自然环境人为分割使得不同区划主体共享同一流域的生态环境资源,使得单个区域无法跨越行政区划的界限进行有效的治理。流域水资源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其系统的整体性以及污染的负外部性等特征要求各相关区域应共同承担环境保护建设责任。在区域一体化的背景下,我国主要流域开展的联防联治实践为构建我国流域跨界协同治理的法律机制提供了实践基础。第三章主要论述了我国流域跨界协同治理的现状与困境。我国现行的流域管理体制在立法上确立了管理单位以行政区和整个流域并行的原则,在地方层面通过协商签署流域协议等方式弥补了水事法律对“整体性治理”的制度设计不足。但存在水资源碎片化管理、流域机构法律地位和职权不明晰、地方流域信息壁垒、协作机制松散无制约,环境行政问责、执法疲软等不足之处。这些现象暴露了我国目前环境合作治理在法律制度上的考量不足。我国水资源体系的法律对联合防治的规范还处于初步设计,可操作性不强;主要着力于政府治理环境权责的规划导致企业、公众的参与不足;加之流域内各主要行政区都有独立的立法权,利益的抢占使得流域管理的污染、执法标准无法统一;由于流域协议的法制化程度不高,制定经验不足,是流域协议在实践中有法律性质不明,内容不完善的不足之处。本文第五章研究域外流域管理机制对我国的启示,主要选取了密西西比州水权分配模式和美国、澳大利亚两国的流域州际协议作为研究对象,借鉴域外流域水权分配和流域协议在协商和纠纷解决机制中的实践经验。在上述基础上,本文第六章从流域治理法律机制的统一、流域治理主体法律地位的确立和职权的完善以及公众参与机制的引导三个方面,提出对流域跨界协同治理机制的构想,以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为生态文明可持续略尽绵薄之力。
其他文献
回顾和总结了1966年邢台地震以来我国地震监测预报研究的主要科学进展,并将其归纳为建立了4个方面的基础,即:地震预测预报的多学科观测基础;获取了一批中强以上乃至大地震资
为了研究直流输电系统中换流变压器油纸绝缘的局部放电特性,设计构造了典型的油纸局部放电模型———气隙放电模型。针对同一模型分别施以交流电压、直流电压以及冲击衰减振
目前,老年旅游市场不尽人意,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真正的老年游产品不多,老年旅游专门化程度不高,旅游费用不符合老年人的消费水平,景区的旅游设施对老年游客的特殊需要考
金字塔式管理与篇平化管理,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金字塔式管理模式是绝对集权管理,这使决策和管理效率低下,传递过程时间长,信息容易失真,难以适应市场竞争。扁平化管理模式以
本文主要探讨论受贿罪中的为他人谋取利益问题。首先通过案例介绍及其法律问题分析,引发对“为他人谋取利益”要件存废问题的思考。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为他人谋取利益”的含
随着近年来中央掀起的反腐败风暴,大量的贪污贿赂犯罪行为被查处。这样重拳出击、反对贪腐的行为一方面有利于整顿官场风气、建立良好政治生态、赢得民众的信任,但另一方面,
<正> 一、遗尿症与益气健肾汤《幼幼集成》说:“小便自出而不禁者,谓之遗尿;睡中自出者,谓之尿床。此皆肾与膀胱虚寒也,益智散加附、桂、龙骨。”笔者早年临床诊治小儿遗尿症
物流节点的规划与布局不仅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活动,而且影响城市的交通运输功能。本文同时考虑物流规划部门及使用者的利益,采用双层规划模型来描述物流节点最优选址与规模问题
<正>传感器已经在汽车设计中起主要角色的作用。这一作用随着汽车功能(如稳定性控制和电子油门控制)的增多而愈来愈大。有调查表明,在2010年,平均每一辆汽车中装载的传感器数
本文总结了我国40年来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主要进展,按3个阶段:1949-1966,1966-1976,1976-1990年进行概述,以80年代的新进展为重点,包括12个方面:1.地震观测系统的明显改善;2.各类地震前兆观测台网的调整与优化;3.干扰识别与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