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发达国家先进技术与发展中国家低廉成本的“双重挤压”下,增加企业研发投资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无论是对企业的生存与持续发展或是对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考虑到企业CEO在战略制定与创新决策方面所发挥的决定性作用,关于其个人特征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以往研究主要基于高阶梯队理论,从性别、年龄、学历以及职业经历等方面探讨了CEO背景特征与企业研发投资之间的关系,然而关于CEO权力对企业研发投资影响的研究却十分有限。基于这一领域的研究不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探讨CEO权力与企业研发投资之间的关系,并得出了一些富有启发与影响力的结论。然而,这些研究结论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分歧,本文认为产生这些分歧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1)以往研究在探讨CEO权力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时,往往片面强调CEO权力的风险规避或者风险追求效应,而没有综合考虑这两种不同的风险偏好效应以及权力所产生的资源保障效应。(2)以往研究忽略了CEO权力的异质性。权力是一个综合性的复杂概念,对于不同类型的权力而言往往蕴含着不同的实质与内涵,并且可能对企业研发投资产生差异化的影响效应。(3)以往研究忽略了企业所处生命周期的特定阶段。对于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而言,由于经营环境及创新战略的差异,往往面临着不同的潜在风险及差异化的资源需求,从而可能影响CEO权力风险偏好效应与资源保障效应的充分发挥,并最终导致CEO权力与企业研发投资之间的关系伴随企业生命周期的发展而动态演变。基于上述分析,本文首先从总体上检验了CEO综合权力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然后,分别探讨了CEO的结构权力、所有权权力、专家权力及声望权力等四类异质权力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差异化影响;接着,本文深入探讨了企业处于生命周期不同发展阶段时,CEO综合权力、异质权力影响企业研发投资所呈现的动态特征;最后,在实证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本文还对CEO权力的研发投资效应开展了进一步研究,一方面从权力内部结构的角度检验了CEO异质权力对企业研发投资的联合影响,另一方面从企业治理环境的角度检验了董事会规模、机构投资者持股对CEO权力研发投资效应的调节作用。在完成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推演的基础上,本文选取了2007-2018年中国沪深股市A股高科技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得到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从总体上看,CEO综合权力对企业研发投资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从异质性的角度看,CEO异质权力对企业研发投资会产生差异化的影响效应。具体而言,CEO结构权力对企业研发投资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CEO所有权权力、专家权力与声望权力对企业研发投资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当企业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时,CEO权力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效应呈现出动态演化的特征。首先,CEO综合权力对企业研发投资的正向影响仅在成长期与衰退期显著存在,而在成熟期则并不显著。其次,从异质权力的角度看,CEO结构权力对企业研发投资的负向影响仅在成熟期显著存在;CEO所有权权力对企业研发投资的正向影响仅在成长期显著存在;CEO专家权力对企业研发投资的正向影响在成熟期与衰退期显著存在;而CEO声望权力对企业研发投资的正向影响在成长期与成熟期显著存在。(4)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对于成长期企业而言,CEO结构权力与机构投资者持股(或董事会规模)将增强(或减弱)CEO所有权权力对企业研发投资的正向影响,机构投资者持股会减弱CEO声望权力对企业研发投资的正向影响,CEO所有权权力与声望权力之间能够产生相互促进研发投资的协同效应;对于成熟期企业而言,机构投资者持股有助于减弱CEO结构权力对企业研发投资的负向影响;对于衰退期企业而言,CEO所有权权力会减弱其专家权力对企业研发投资的正向影响,而董事会规模则有助于增强专家权力的这一正向影响。本文在同时考虑了权力异质性与企业动态发展的基础上,全面且深入探讨了CEO权力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效应。在国家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战略的宏观制度背景下,本文研究结论从微观视角为企业提升研发投资水平与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了CEO权力结构优化及动态调整路径的政策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