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历史街区的物质性老化和结构性衰退,大量历史街区在现代化更新过程中走向均质发展道路。少数民族历史街区是由特殊的宗教制度和共同的民族传统文化形成的社会共同体,在现代化更新过程中,改造者传承社区传统文化的意识淡薄,过度维护历史街区的旅游开发活动的规模效应和经济利益,忽视了对少数民族居民主体能动性的反映及其对地方的情感需求。从而使居住空间与商业空间脱节、社会网络经历重建、人与社区的情感联系被削弱、社会矛盾突出。在这样均质化风貌的人文危机下,如何优化历史街区旅游开发和居民保护机制成为更新发展的关键环节。归属感概念的提出由来已久。西安北院门历史街区不仅蕴含着发展旅游的文化资源和现实条件,同时也是在城市中分布最广、聚居形态最突出的社会共同体,以独特的宗教制度、共同的民族传统规范和族群社会互动,表现出强烈的归属感特征。课题选择以西安北院门历史街区居民归属感的研究作为审查人地互动的窗口,探索归属感视角下的公共空间更新策略,旨在改善街区的物质空间环境和人文关怀,使历史街区在更新中逐渐强化居民与地域的情感联系,重新塑造居民的认同。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作为历史街区更新改造工作的指导原则,采用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方法对西安北院门历史街区的居民归属感进行了调研和评价。首先,通过分析北院门历史街区的本底资源和现实基础以及对相关案例的解读,构建归属感评价指标体系,获取归属感评价测量数据;其次,对构成历史街区空间环境的易感知因素进行数量和质量的客观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归属感视角下的西安北院门历史街区公共空间更新策略,寻求解决历史街区社会矛盾问题的突破口和创造适宜发展的有益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