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开发安置型社区的文化之变:在棋牌室的参与式观察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hui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园区开发项目在我国呈现爆发式增长,且伴随着大规模的拆迁工程,迫使大量原住民脱离原来的社区,被集中安置在城市社区中。然而,原住民在心理上却尚未完成市民化的转变,城乡观念的冲突导致安置社区的文化陷入混乱,这与以人为本的城市化理念背道而驰。作为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冲突的焦点地区,安置型社区的文化建设亟需做出改变,而国内外学者对园区开发的社会影响研究尚有不足,因此,对园区开发安置型社区及其文化变迁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以园区开发安置型社区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问卷调查初步了解社区在受工程冲击后的变化特征;随后,在历时一年多的参与式观察过程中,以社区棋牌室作为观察和深入社区生活的主要场所,在与棋牌室里的原住民接触、互动、交往的过程中,将观察范围延伸到社区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内部视角展现原住民的真实生活,揭示文化现象背后的行为逻辑、社会心理和思想观念;最后,针对社区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文化建设建议。
  通过研究发现,园区开发项目的兴建对安置型社区的社会互动、城乡文化融合、价值观念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具体总结为三个方面。1)社会互动中的文化特征:在社区活动方面,原住民对健身娱乐的文化需求增加,活动的群体性明显;在社区组织方面,原住民的社交圈较封闭,其自发形成的团体依赖熟人关系和兴趣爱好;在社区冲突方面,用地矛盾频发暴露了原住民公共意识的薄弱,赌博纠纷减少反映人们理性意识增强;在社区归属感方面,原住民之间的熟人社会是归属感的重要来源,外来人口被孤立、社区管理缺位则导致归属感降低。2)城乡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在传统文化上,安置社区延续了传统节日的饮食文化,但也受城市文化影响而面临民俗文化的传承困境。在生活方式上,以墙角老人为代表的守旧派面临被城市边缘化的精神困境,以开荒老人为代表的适应派以农村方式实践着城市观念,而融入派则在奖励机制的引导下自然形成了文明习惯和理念。在家庭关系上,老人独居增加,其失范行为背后是生活空虚、价值丧失的精神困境;原住民家庭衍生出了“分居不分家”的新型家庭模式,形成了一种有边界的亲密关系;利益冲突则对家庭亲情和伦理构成了严峻挑战。3)价值观念的转变:在生活态度上,原住民开始追求享乐,轻视工作的价值;财富观念趋向理性,消费观念出现代际差异;并产生了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在自我认同上,农村老人在城市文明的压力下丧失自我认同,年轻人则因自我认同与群体背离而渴望逃离社区,原住民的阶层认同并未随着经济改善而提高。在信仰与道德方面,老年人将宗教作为精神寄托的情况增多;一些年轻人因拆迁丧失对公平、奋斗的信仰;道德约束在原住民和外来人口之间分化,原住民受到舆论的强约束,但也会因不恰当的舆论而出现集体道德失控。
  基于上述结论,本文对园区开发安置型社区的文化建设提出了四点建议:1)文化宣传前置,提前预防和引导,从思想源头上减少和避免无序现象的产生;2)丰富文化载体,通过增加活动场所、提高活动质量、扶持活动组织,增强安置社区的文化活力;3)分层分众,因人施策,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和特征,给予针对性的文化关怀;4)妥善处理社区文化中“新”与“旧”的关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科学激励,合理疏导,真正实现城乡文化的融合与新生。
  本文的研究有别于传统工程社会学研究的技术范式,采用社会学的质性研究方法,以棋牌室作为深入社区的切入点,从日常生活中发掘文化观念,以“小地方”反映“大社会”,具有独到的研究价值。不过,由于客观条件和时间的限制以及抽样方法的局限性,本研究可能遗漏一些重要的问题和现象,有待后续研究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其他文献
随着某跨国制造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企业内部的信息电子数据与日俱增,所以使业务流程管理和系统集成管理成为集团管理的核心支撑。目前企业的SAP、OA、MES、ATMS等各大系统之间的数据相互独立,信息孤岛的出现给企业上下员工的日常办公造成了诸多不便:各套系统的账号、密码、操作方式不一;领导疲于在多个系统中审批文件;企业员工徘徊在各业务系统之间,多个系统的数据不能互通,数据的传输经常出现延时和不一致。因
近年来,汽车行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汽车的产销量始终位居世界首位。与此同时,与汽车销售市场密切相关的汽车售后服务市场也是一片繁荣。但是机遇总是伴随着竞争,作为以配件销售为主要盈利途径的配件代理商企业,如何实时了解自身配件销售详情,准确把握市场需求从而制定合理的配件采购计划等决策是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论文面向代理商配件销售过程,依托于汽车产业链协同云平台数据空间中海量的多价值
学位
理论上,按照现行的颤振设防标准进行设防,大跨桥梁不会发生颤振;然而,随着大跨桥梁进一步长细化,可能在设计上无法达到现行的颤振设防标准,再加上全球气候非平稳的不利演变,大跨桥梁在服役期间存在发生颤振的可能性。因此,开展大跨桥梁后颤振性能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有限元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大跨悬索桥后颤振响应特性与强健性研究。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  (1)采用阶跃函数法建立
蜂窝梁一般是由普通工字钢梁或H型钢梁沿预定折线切割、错位焊接而成的一种新型梁。与普通工字钢梁相比,蜂窝梁具有自重轻、承载力高、平面刚度大、节省材料等特点。在蜂窝梁的制作过程中,切割、焊接区域因温度急剧升高而产生塑性压缩,冷却过程中因受周边区域约束而产生内部自相平衡的残余应力场,因此蜂窝梁截面的残余应力分布有别于普通工字钢梁和H型钢梁。同时,由于蜂窝梁腹板高度相对原型梁有很大提高,其腹板更容易发生局
学位
建筑结构在其使用过程中仅遭受一次孤立型地震作用的概率较小,其较大概率受到多次地震的作用。多次地震使结构产生损伤累积,进而导致结构更易发生破坏。而国内外现行的相关规范只考虑了一次孤立型地震的作用,并未考虑多次地震对结构的影响。结构震后的可恢复性对灾后社会与经济的快速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在高强钢主框架上装配具有耗能能力的构件是提高结构震后恢复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而此类结构体系往往具有明显的多屈服段特性。
学位
近年来,针对大?既有工程结构承载能力不足的问题,学者们提出了各类解决方案,如重建或性能提升加固。与重建工程结构相比,对既有工程结构进行加固是一种既能有效满足结构的性能要求、又能满足?济性要求的手段。因此,有必要对已有加固手段进行系统研究,以对加固既有工程结构的实践提供可靠依据。本文针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对外贴碳纤维布加固、嵌入式碳纤维筋加固、预应力钢丝绳加固,以及它们之间的组合加固的效果进行了系统研
混凝土结构以其优异的耐久性及耐火性,整体性能好以及成本低等优点,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以混凝土为材料的构件可满足结构的受力性能及要求,但目前来说,仍旧存在以下缺点,例如,拉伸强度低,延展性差和耗能能力差等。国内外研究学者在改善混凝土性能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其中一个能有效改善传统混凝土缺点的方法是使用可弯曲混凝土或者名为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简称ECC)。密歇根大学在研究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方面具有突出
如今,不同尺寸和类型的粗骨料和纤维增强聚合物(FRP)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改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主要为抗压性能、抗裂性能、耐久性、延性和裂缝控制能力。混凝土中的粗骨料在混凝土强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玄武岩纤维是一种新型的高性能无机纤维,具有耐高温、耐磨、抗拉强度高、失效应变高的特点。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粗骨料对按照不同混凝土设计方法设计的普通强度混凝土,及外部有玄武岩纤维增强聚合物布(BFRP sh
学位
离岸单桩通常会受到风,波浪和水流负荷以及其他动态载荷和地震荷载的多次循环,因此难以保证整体结构的动态稳定性。风和波的联合作用在桩底产生冲刷现象。多年来,各种研究人员研究了冲刷对海上风力涡轮机基础的不同参数的影响,并且发现冲刷导致结构的动态不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的变化,从而产生更高的设计要求。为了减轻过去几年冲刷的后果,开发了各种用于保护海上结构的方法和系统。海上结构中用于冲刷问题的最常见补救措施是冲刷
本文的研究内容旨在为混凝土结构应力扰动区(D区)承载能力设计提供一种合理的应力场模型。根据线弹性应力分布情况,本文针对几类典型D区构造建立了压力场模型,其更能反映混凝土结构真实受力的实体特征。目前,拉压杆模型适用范围有限,并且存在构形不唯一的争议性问题,建立一种更能真实反映结构承载的设计模型十分必要。  本文简要回顾了拉压杆模型和应力场模型的发展,探讨了预测混凝土构件承载行为的压应力场模型。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