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都城空间问题是古都研究中不能绕开的关节所在,而汉魏时期都城的空间问题更是历来都颇为引人注目。汉魏时期出现了多座都城,其中不乏如汉长安城、汉魏洛阳城这样的繁华名都;但因其距今相隔较为久远,留下的相关历史资料并不多,即使经过现代考古工作者的努力发掘和复原,也仍有许多谜团迄今尚未完全解开。在此情况下,本文通过拓宽资料来源,以都城赋这一文学体裁为载体,研究都城赋中构建的汉魏都城意象空间,以期对解决汉魏都城空间问题有所助益。涉及汉魏都城空间的都城赋,基本都写作于东汉至西晋之间,在时段上与所写都城十分接近,是用以研究汉魏都城的绝佳资料。赋这一文体与地理空间描写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因此都城赋保存了不少历史地理信息,并以文学语言描写都城空间,形成了都城意象空间。都城赋中不少内容涉及都城选址,同时也是都城意象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城赋中的都城选址意象空间揭示出,都城选址应综合考虑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以做出最好的建都选择。都城赋中描写最多、最能反映汉魏都城城市意象空间的,是宫城、外郭城、礼制建筑及相关活动、园林苑囿及相关活动这四大类要素。对于宫城,都城赋着重显示其核心地位,并认为都城内的整个宫城体系应该既有主有次又浑然一体。对于外郭城,都城赋揭示出汉魏时期都城城郭格局发展的方向。都城赋对汉魏都城礼制建筑及其相关活动仍十分重视,但基本只描写了都城周边的礼制建筑和活动,且以位于城外的礼制建筑和活动为主。都城赋重视苑囿描写,比较确实地反映出汉魏时期苑囿园林的发展变化趋势。都城赋描写到的城市众多。都城赋中的汉魏都城意象空间,在空间意象特质上大体可分为全国性都城特质(长安、洛阳、邺)和地方性都城特质(蜀都、吴都、南阳、齐都、鲁都、赵都)这两类。其中,三座全国性都城的意象空间地理结构较复杂且特征鲜明,时代上也具有一脉相承的特点,比较能够反映出从两汉到魏晋的都城空间发展主流;六座地方性都城的意象空间地理结构则较简单且面貌模糊,时代上也大多都偏向战国到西汉初年时期,落后于汉魏都城空间发展主流。都城赋对汉魏都城意象空间的构建,是建立在汉魏时期各城市实际空间基础上的,且对汉魏城市体系和相应各城市地位的反映比较全面。都城赋的创作时代一般与所写都城时代相距不远,且作品的感情倾向和描写重点会因创作时代不同而不同,这直接影响到各都城意象空间的结构和特质。另外,作者的家乡所在、仕途境遇、学术观点和学术积累等因素也都对都城赋创作有影响。总之,都城赋中的汉魏都城意象空间,一方面经与史料相互印证,可知其相当大程度上反映了汉魏时期各都城空间的历史客观实际情况;另一方面受到赋作者的主观因素影响,反映了当时人类对于汉魏都城这一地理实体的认知,具有特殊价值。都城赋所构建的汉魏都城意象空间,是赋作者在对都城的客观情况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经过对意象要素的主观选择和加工而成的,是主客观因素相结合和共同作用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