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火针结合电针治疗颈肩背部肌筋膜炎,并与单用电针治疗比较,观察火针结合电针治疗颈肩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文献研究:对古文献中关于颈肩背部肌筋膜炎的相关病名、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治疗原则等方面进行了文献研究,并就近年来针灸,特别是火针及电针治疗颈肩背部肌筋膜炎的研究作一系统综述,为进一步探讨火针结合电针对本病的临床疗效奠定理论基础。临床研究: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颈肩背部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火针结合电针疗法,取穴:①电针取穴:以局部取穴为主,颈部:大椎、风池、天柱、颈百劳、大杼;肩部:肩髃、肩髎、臑俞、肩井、肩中俞、肩外俞、曲垣、秉风、肩贞;背部:背部华佗夹脊穴、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身柱、天宗。加减:风痹:加膈俞、血海活血调血;寒痹:加肾俞、关元温补阳气、祛寒外出;湿痹:加阴陵泉、足三里健脾除湿。②火针取穴:以痛为腧,即在局部压痛点,硬结及条索状处取穴。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电针取穴及操作方法同治疗组。治疗前后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疼痛、压痛、运动功能障碍、肿胀、感觉异常、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等各项症状体征评分;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VAS)评定法,并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十七章第二节,《中药新药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症状分级量化表,并结合本病特有的临床症状,拟定除了疼痛之外的其他症状评分表。结果:两组治疗后疼痛、压痛、功能障碍、感觉异常、肿胀、交感神经紊乱这六项症状体征各自评分及除了疼痛之外的其他五项症状体征总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差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除了疼痛以外的其他症状体征即压痛、功能障碍、感觉异常、肿胀、交感神经紊乱这五项评分差逐一比较,压痛、感觉异常这两方面,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而肿胀、功能障碍、交感神经紊乱这三方面,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除了疼痛之外的其他症状体征总评分差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在疼痛VAS疗效分级评定方面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在缓解疼痛方面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除了疼痛之外的其他症状体征疗效分级评定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86.67,说明治疗组在缓解除了疼痛之外的其他症状体征方面总有效率也是优于对照组。结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施加的方法均能明显减轻颈肩部部肌筋膜炎患者疼痛及其他伴随的症状体征;通过评分的方法看,在缓解疼痛、压痛、感觉异常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但在缓解功能障碍、肿胀、交感神经紊乱这三方面单独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从疼痛VAS疗效分级评定及其他症状体征疗效分级评定两方面看,治疗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