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适应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趋势,特别是木、竹结构需求量的迅速增加,通过借鉴制造业的手段,更大范围地实施大工厂生产,使现场组装更方便快捷。连接件作为木、竹结构中重要的设计内容,是体现效率和质量的关键因素。因而,为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现有木、竹结构连接方式方法,解决现有木质结构现场装配时间长、工人技术水平要求高、连接件受力不均匀和对构件损伤较大的问题,对提高木、竹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本研究课题旨在缩短木、竹结构的施工期、提高质量、减少原料的损耗以及为新型木、竹结构的开发提供思路等的基础上,通过试验、理论分析、有限元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系统化的连接件设计和分析。本文主要开展以下内容的研究:首先,总结了木质结构连接形式及国内外木质结构连接性能的研究现状。结果表明:目前木质结构连接件的形式较少,连接件结构的受力分析不充分,握钉力、连接构件及连接件三者相互关联的统一性研究不充分。由此提出本文的研究内容和计划。其次,进行了结构用集成材握钉力测试。作为构件连接中的基本强度设计值之一,本文首先对杉木集成材、毛竹集成材、毛竹与杉木复合集成材进行了握钉力试验,结果表明:拧入螺钉时的三种集成材握钉力均大于圆钉,板面握螺钉力均大于板边握螺钉力,此时毛竹集成材的板面握钉力为2.471kN,竹木复合集成材的板面握钉力为1.357kN,杉木集成材的板面握钉力为0.786kN;拧入圆钉时的毛竹集成材板面握钉力为1.221,竹木复合集成材的板面握钉力0.676kN,杉木集成材的板面握钉力为0.314kN;随着圆钉直径的增大、三种集成材的握钉力相应增大,螺钉拧入点离材料端部距离影响被连接构件的开裂程度,当拧入点不同集成材的开裂程度不同,随着距离的增大,集成材没有出现明显的开裂,测试前后毛竹材孔壁纤维变化的差异性比杉木材大,为木、竹结构钉连接性能的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再次,分析了连接构件的受力机理。以“T”型木构件为例,对连接用构件进行受力分析,结果表明:向下压方向的作用力会对连接节点产生严重的危害,连接件对该作用力的抵抗能力是检验连接件结构强度的重要因素,为后续接合强度试验提供理论前提。之后,确定了连接件设计方案,完成了连接件加工和制作。以不锈钢材作为连接件材料,加工和制作了三款典型连接件。并对连接件进行静应力分析与有限元模拟。试验结果表明:连接件受到的应力均匀分布,连接件的最大位移量和最大应变量也均在较小的范围内,对连接件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最后,对“T”型构件进行破坏静载荷试验,试验结果表明:“L”型单个螺钉静载荷值为1.921kN;“Z”型单个螺钉静载荷值为2.153kN;互扣型单个螺钉静载荷值为0.589kN,新连接件的单个螺钉破坏静载荷值均大于旧连接件,试验过程中,新连接件及木构件本身的破坏程度也较旧连接件及其构件小。总结了主要研究成果并提出对进一步工作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