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紫色》是美国当代文坛杰出的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代表作。小说描述了美国南方农村一个普通黑人妇女茜莉通过姐妹情谊反抗暴力与压迫并实现女性意识觉醒及追求平等和自由的心路历程。小说自1982年发表以来得到美国新闻界、评论界的广泛赞誉,同时也遭到强烈反对及抨击。尽管如此,《紫色》仍被认为是美国文学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作品。 作者借助多种叙事手法刻画出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本文从美洲黑人方言、书信格式和姓名的空白以及颠覆父权话语以重建女性主体过程的文本分析三方面的叙事技巧入手,揭示了受压迫的黑人女性对自我价值和生存意义的追寻这一主题。《紫色》在叙事技巧上的独到之处体现在艾丽斯·沃克对语言在叙事策略中的作用的充分把握,茜莉和聂蒂的语言风格截然不同,聂蒂使用美国标准语而茜莉说的是美国南方黑人乡村口语。这种对比策略形象地体现了黑人英语与白人英语的异同,隐喻黑人与白人种族上的相同与平等,充分体现了作者的民族意识。沃克在这一长篇书信体小说中运用发信人地址从无到有,写信人签名从无到有,男人姓名的隐现等空白交换艺术,隐喻女主人公茜莉从麻木、觉醒、抗争到独立做人的性格变化与心路历程,批判了社会两性关系有序形式中的不合理内容,展现了自尊自强的女性意识,张扬了独立平等的女权思想主题。通过文本分析,表明女主人公茜莉在经历了失败的交流、沉默的忍受之后,依靠女性朋友的帮助,从那些企图迫害她,压制她的声音的男人那里夺回了自己的话语权,并最终勇敢地用自己的语言来讲述自己的故事。通过这些独特的叙述手段,作者鲜明地传递了一种思想,那就是只有建立具有女性特质的语言,并在相互交流中找到属于自己声音,才能颠覆父权话语,发现新的自我,重建女性主体。 在《紫色》中,艾丽斯·沃克充分描述了黑人女性在性别和种族双重压迫下的政治状况和生活境遇,歌颂了其对双重压迫的反抗和对完整自我及完美生活的渴望与追求并鼓舞她们重塑其主体人格。《紫色》以文学探索生存意义的执著写作改变了美国黑人文学的边缘地位,它已成为当代黑人女性文学的光辉典范,引领着黑人种族文化步入开放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