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的传媒信息技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处于一个开放的传播信息的自媒体时代,受众具有"传与受"的双重身份。在这样的背景下,"反转新闻"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并越来越普遍。与媒体对话的受众群体变得庞大,同时催生了新闻的"零碎化"、"大众化",这是"反转新闻"滋生的客观条件。"反转新闻"适应了传播的规律,吸引受众的广泛关注,形成新闻舆情,并逐步地推动新闻背后的事实的呈现。"反转新闻"能够对社会问题进行内容挖掘,颠覆了传统媒体对新闻的报道形式,这都是其积极的意义,但是"反转新闻"也耗费受众过多的精力去追逐它,媒体不客观的报道,也会损害媒体自身的信誉,降低在大众心目中的公信力;反转事件中的当事人,其个人隐私被社会起底,影响其正常生活、工作;同时,反转现象在传播过程中,非常容易激起社会矛盾,分裂社会群体之间的基本信任,基于以上原因,有必要对"反转新闻"现象进行研究。本文对现有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后,进一步分析了"反转新闻"的形成规律、传播途径,以及反转的过程,并分析了反转新闻的影响等,最后给出笔者的思考。主要解决了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并得出了下述结论:第一,分析了 "反转新闻"在我国境内的时空分布规律,涉及到的主流人群,以及"反转新闻"的信息来源和传播的方式与途径,从上述三个角度能够较为全面的描述其传播特征。第二,"反转新闻"的舆情生成与反转过程,以2013年至2016年发生的55个"反转新闻"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反转舆情生成的三个条件,即在某个社会话题急速传播,"时间零"凝聚了故事情节的高潮点,会向想象中的期望去发展;在受众自我创建中形成了受众广泛关注、讨论的舆情;最后,在媒体的深入调查中,事情真相得到还原,新闻发生了反转,受众回归了理性的判断力。第三,详细的分析了"反转新闻"现象的利弊,着重分析了其有害的方面,分别从对受众、媒体、社会的不利影响出发,进行较为客观的剖析,然后,针对这三方面的不利影响,对"反转新闻"形成的原因,再次从媒体、受众、社会三个角度进行了总结和归类,能够较好对"反转新闻"这一现象做出真实地刻画,并达到揭示其本质内涵的目的。第四,针对反转新闻产生的原因,在本文最后一章再次从受众、社会、媒体等多角度给出对应的对策与建议,减少"反转新闻"造成的不良影响,为社会和谐贡献应尽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