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膝关节炎症中最常见的病因,是一种以关节软骨变性和丢失以及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质再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炎疾病。膝骨性关节炎在老年人群中最为常见,男女均可发病。该病主要症状先是一缓慢,持续的时轻时重的疼痛,疼痛缓慢进展,逐渐加重,出现软骨面的变性、剥脱,关节肿胀,膝关节周围骨赘增生严重,关节间隙变窄。晚期患者疼痛症状明显加重,下肢力线改变,伴有不同程度的膝内翻或外翻畸形,严重影响活动能力,生活质量直线下降。临床研究结果证实,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膝关节病变患者,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是一项良好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有效减轻关节疾病痛苦,重建关节功能,也越来越多的被国人所接受。膝关节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滑膜众多,血运丰富。对于初次TKA患者,需要清理较多的滑膜,骨赘,对股骨和胫骨进行多个面的截骨。手术创伤性大、截骨量多,且手术对象多为老年患者。老年患者骨髓中红骨髓成分减少,造血功能差,对贫血的纠正能力差,这是TKA围手术期失血量较大,患者持续性贫血的直接原因。有报道称单侧TKA手术失血量可达600-1550ml。由于老年人贫血纠正能力差,贫血指标达到输血指证时为保证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常常需要输注同种异体血。然而,同种异体输血引起的不良反应和输血疾病却不断见诸报道,包括发热反应,过敏反应,荨麻疹,菌血症以及梅毒螺旋体病毒,巨细胞病毒,HIV感染等。所以,尽可能的减少TKA围手术期失血量及输血量也成为骨科医师十分关注的问题。本研究即从此入手。目的比较接受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使用的手术患者与未接受氨甲环酸使用的手术患者,在手术方式相同的情况下,术后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输血人数及输血比率的差异。从显性失血、隐性失血以及安全性等方面探讨氨甲环酸对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出血量的影响及意义。方法根据随机对照原则设计,选取我中心自2011年8月~2012年11月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0例,男22例,女68例,年龄55~81岁,平均69.28岁,病程2-16年,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n=45),试验组在松止血带时将1瓶l00ml氨甲环酸(氨甲环酸1g溶于100ml生理盐水)进行静脉点滴,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点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输血人数,输血比率,同时观察是否有肺栓塞及下肢深静脉栓塞的临床症状,必要时行下肢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试验组患者显性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输血人数及输血比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术后14d均未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出现,1例患者术后10天时出现头晕,恶心,视物模糊的症状,检查结果显示为先天性的脑血管畸形。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结论1.氨甲环酸能明显减少初次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显性失血量;2.氨甲环酸能明显减少初次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隐性失血量;3.氨甲环酸能明显减少初次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输血人数及输血量;4.氨甲环酸的正确使用并未增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