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城市化水平已经超过50%,城镇化进程进入新的阶段,在国家建设两型社会的发展要求下,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升效率,切实提高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化程度”。相应地,存量规划显得尤为重要。刚刚结束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也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城市公共空间品质和人居环境的改善提出了新的任务。老城区是城市生活与空间环境长期磨合后沉淀下来的物质空间,承载着一个城市的记忆,如何通过规划设计,提升老城区的空间品质,激发旧城活力,创造更为宜居的老城空间,是盘活老城区存量土地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大多数城市品质提升的重要工作之一。街道空间是城市最重要的公共空间之一,尤其是生活性街道空间,包含了市民绝大部分的日常行为,但对该领域的研究却不多见。近二十多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交通功能至上的思想影响下,生活性街道的建设往往过于简单的强调功能理性加上追求效率,街道的建设过程中过于强调以车为本,而容易忽略了街道的生活功能和社会功能。本文以县城老城区街道空间为重要的切入点,研究老城区街道空间品质的评价方法和提升途径,由于老城区街道空间品质提升的普遍性,使得探讨老城区街道空间品质评价的方法和提升的举措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在总结已有国内外众多文献的基础上,以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的实地调研为基础,采取实地调研与理论归纳、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强调从使用者的需求出发,以满足使用者的综合需要和活动需求作为提高老城区街道空间品质的根本出发点,深入分析了街道物质空间的构成要素及其对街道空间品质的影响,构建了一套主客观相结合的简便易行的评价指标体系,对街道空间品质进行综合评价,以发现街道空间品质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美丽中国建设背景下,桐庐县美丽县城的建设成绩有目共睹,新城区的建设精致大气,相比之下,老城区功能混杂、基础设施不足、停车困难、建筑破旧、绿地不足。论文探讨了桐庐老城区街道空间品质评价的具体案例,提出以街道的物质要素提升为核心,在现有的建设格局的基础上提升老城区街道空间的品质的对策建议,对于快速发展的县城,新区新貌,老城旧颜,这一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桐庐县作为“中国最美县”和浙江省首个“美丽县城”,提高老城区公共空间品质,打造桐庐最具活力和魅力的新型老城形象,可为浙江省乃至全国在打造美丽县城建设示范区的过程中碰到的类似情况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