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通识教育”理念在我国大学得到积极推行与实施,现已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尽管不少大学都在大胆尝试通识课程改革,但大多数高校都仅停留在开设多门选修课的层次上,对每门通识课程的具体建设研究较少,特别是对如何处理好大学通识课程与高中课程的衔接问题更是很少有人问津。
高中阶段的教育,是常识性质的教育,是一般国民生活所需知识的基础训练,其内容多为专精、专业学术研究以外的知识或技能,目的是使学生能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大学阶段的通识教育,是弥补专才教育之蔽的措施。其目的一则是避免大学生沦为知识偏狭的“专家”;二则提升专业领域中的创造性与变通性;三是培养大学生专业领域以外的兴趣,甚至发展第二专才。
因此,高中阶段的课程设计应是承上启下的中介角色,是大学课程设计的基础,大学课程在考虑到自身特色与任务的同时,应形成与高中课程的对接。
据此,本文以语文为例,从高中语文课程与大学通识语文课程的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入手,对大学通识语文课程与高中语文课程衔接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在对它们之间衔接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采用文献调查、专家访谈、学生调查等方法从学科内容的完整性与人的思维和认知能力发展的阶段性等方面研究了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与高中相应课程的衔接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衔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