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高速发展,使建设用地规模急剧增长,侵占了大量耕地:加上大规模的生态退耕与农业结构调整,导致耕地数量不断减少。中央政府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多次强调采取世界上最严格的手段保护耕地。但是,与此同时,耕地抛荒现象在全国普遍存在,并出现过几次大范围的耕地抛荒。近年来,耕地抛荒现象呈愈演愈烈之势,而且表现出新的特点:全年性抛荒越来越多,隐性抛荒被显性抛荒取代,社会经济原因引起的抛荒越来越多,农民主动性抛荒越来越多。尽管中央政府实施了一系列促进农业发展的政策,但是,耕地抛荒的发展态势并未出现根本性扭转,在部分地区甚至出现蔓延趋势。耕地抛荒的驱动因素复杂多样,已有的研究主要表现为以整个县、镇或村等行政区为单元的、宏观层面上的定性分析,鲜有以农户为基本单位的微观层面的定量分析。中国农村经济基本单位是以农户为主体,农户是农村最基本的微观经济决策单位,土地利用行为是农户基本的行为决策之一。鉴于此,本文试图通过设计调查问卷,以河南省尉氏县为研究区,随机选取农户进行入户调查,了解农户的耕地利用背景及其利用行为,运用二项Logit模型对耕地抛荒的驱动因素进行定量研究分析。本研究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1)从耕地抛荒的概念、类型、特点、原因以及耕地抛荒程度的测度等方面,对国内外的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2)从经济人假设与土地利用行为、激励理论与土地利用行为、土地产权稳定性与土地利用行为、土地经营权流转与土地利用行为、农户家庭特征与土地利用行为以及土地状况与土地利用行为等方面,在理论层面对农户的土地利用行为决策进行了阐释。(3)选取河南省尉氏县作为典型研究区,以了解农户耕地抛荒情况及其驱动因素为目的,设计调查问卷,随机选取了12个村庄的500户农户,进行了入户调查走访,对研究区调查样本的基本属性进行了详细分析。(4)根据耕地抛荒特点,选取农户家庭特征、耕地状况、家庭收入、耕地流转、耕地保护认知等变量,运用二项Logit模型对影响农户耕地抛荒的驱动因素进行定量分析。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的耕地抛荒问题比较严重,存在耕地抛荒的农户占样本总数的64.83%,耕地抛荒率为16%。经济因素是导致耕地抛荒最重要的原因。农民对土地社会保障功能的依赖,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不健全,农民耕地保护意识不强,是耕地抛荒的主要原因。本文二项Logit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户主年龄、耕地面积、人均收入、农业收入比重、农作物价格变化、耕地流转等因素对耕地抛荒的影响显著。户主年龄越大,越不抛荒耕地;在耕地面积无法满足农民实现规模经营的情况下,耕地面积越大,农民抛荒耕地的可能性越大;农户人均收入水平越高,农业收入比重越低,越有可能出现耕地抛荒;农作物价格越高,耕地抛荒可能性越小;自发的、无序的耕地流转对减少耕地抛荒具有一定的作用,但作用并不明显。为了促进耕地的有效利用,减少耕地抛荒,本文建议继续加大惠农力度,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特别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强土地流转政策宣传力度,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制度;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减轻农民对土地社会保障功能的依赖;建立耕地利用情况监督机制,评估耕地抛荒状况及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