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艺术在20世纪早期美国的崛起是一个隐秘且相对复杂的问题。它涉及现代主义本土话语的觉醒、现代主义者实践的合围以及专业机构相互之间的博弈等多方面的因素。一方面,艺术史丰厚的欧洲国家,不太愿意承认发源于欧洲的现代艺术被移置到美国,成为之后美国当代艺术的来源。另一方面,艺术历史较为单薄的美国更不情愿呈现其艺术传统的无根性,为了维持本国艺术历史传统的延续性,学者们试图把欧洲现代艺术纳入自己的历史叙事话语之中。但是,这二者之间存在一个无法忽视的问题,即当美国在“镀金时代”几近完成欧洲体制和现代社会初期移植及演变过程后,艺术的滞后和保守成为与现代社会进程格格不入的“梗”。如何在欧洲艺术传统中嫁接现代意识、养成美国本土现代艺术成为20世纪初期美国艺术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站在欧美之外的第三方立场,20世纪早期的现代艺术究竟呈现出一种怎样的“美国式”的发展是本篇论文的中心观点。在此进程中,批评、展览、社会运动、收藏与美国本土艺术家的实践组成了一种共生、对抗、联合的复杂关系。从最初的美国反政府主义思潮到罗伯特·亨利的个人主义,再到反学院派的艺术活动,其前卫的艺术思想并未催生出前卫的本土艺术,反倒招致众多学者和艺术家的围攻;沃尔特·帕克(Walter Pach)作为亨利的学生,其“亲法”态度更是直接影响到军械库展中浓浓的“巴黎味道”,并一度被遗忘在历史的角落;然而,当本土艺术家开始关注这场“新艺术”的机遇时,公众不过是以一种“猎奇”的心态观看这场秀,291画廊的倒闭直接验证了“奇观”背后的种种复杂特性。在这个博弈过程里,不同阶层的共力和目的却逐渐激发了之后美国国家现代意识自审状态。本文以军械库艺术展为中心线索,阐述展览前后不同环节对于“新艺术”的接受和评价变化。同时,围绕军械库艺术展是否重要?美国早期现代艺术的法国倾向,以及德国表现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缺席等核心问题展开论述。在论述结构上,本文将从美国本土艺术家,如罗伯特·亨利、沃尔特·帕克等人的艺术变革和个人主义诉求切入,尽可能还原早期美国最初一批具有现代意识的艺术家及其实践,辅之不同立场的批评贯穿其中。军械库艺术展在本文中即是一个时间节点,也是一个新旧艺术竞技的“演武场”,论文试图从被隐没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中反观此次展览对新的艺术观念在美国的演进与革新。此外,本文还将以约翰·奎因对现代艺术赞助的实践纳入美国现代艺术史的考察范畴内,特别是其去世后现代藏品在美国引发的争论,以此考量早期现代主义艺术在美国本土艰难前行的维度。最后,本文将透过《摄影作品》阅读后军械库展时期的艺术之争。论文主要通过梳理20世纪早期现代主义艺术在美国的文献资料,依据大量的文献和案例呈现:现代主义艺术在美国经历了尝试和试探后,在部分绘画形式演化于欧洲现代艺术外,其精神特征表现出一种美国式的“进化”,因此,现代艺术在美国早期充满了完全的复杂性。此阶段的艺术是在欧洲现代艺术中反叛、无政府主义、个人主义、社会变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的蕴含其独特面貌的“新艺术”,整个过程在演化与革命中不断试探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