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进入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地缘博弈的思维开始侧重于地缘经济的视角。近年来,中国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影响力不断增强,周边地区也成为中国对外地缘经济博弈的重点区域。其中,东盟是中国重要的战略依托,是境外区域研究中的重点方向,对东盟地区的地缘经济风险研究有利于发展中国-东盟地缘经济关系,使中国在地缘经济博弈中不落下风。研究中参考拉齐林斯基的地缘经济风险体系,根据研究角度和研究区域的特征,从贸易关系着手,将研究重点聚焦于地缘经济风险类型中的空间、经济两类指标,有针对性地选取并细化指标,运用地缘经济、相互依赖、竞合关系等理论与方法,构建数学模型,进而从中国-东盟地缘经济竞合关系和东盟-域外国家贸易依赖程度两个方面对地缘经济风险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论述了中国-东盟地缘经济风险的研究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前人研究存在的不足,明确了本文的研究范围和基本思路。2.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结合实际情况以及国际需求,对东盟国家战略资源与支柱产业进行了界定。最终将战略资源归纳为农林作物、金属矿产、能源矿产三类。东盟十国的支柱产业主要为采矿业与制造业。3.测算东盟国家战略资源对中国的保障度,研究表明:中国对战略资源的需求集中于印尼、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易受到保障国内部产生的不可抗因素而造成损失;中国对战略资源的需求量持续增加,与其他域外国家的贸易竞争将更加显著;东盟国家自身产业升级,由资源出口国转为资源消费国,未来部分战略资源的缺口将另谋他路。4.借鉴前人贸易依赖程度计算方法,结合研究实际进行改进,构建测算模型。研究表明:中国-东盟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但地缘经济博弈问题同样突出;目前美国在该地区地缘经济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日本虽有衰退,但仍与中国处于伯仲之间,印度上升势头明显;在南海周边国家,中国处于相对被动,缺少能作为“支点”的合作伙伴,能源与经贸通道被美日势力挟持,未来大国博弈带来的地缘经济风险将呈现有增无减的趋势。5.利用欧式距离法,构建中国-东盟贸易关系测度模型。测算结果显示:2016年,中国与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属于强竞争关系,与菲律宾属于一般竞争关系。将结果与2007、2010、2013年对比,东盟十国与中国的竞合关系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其中越印泰马四国与中国的竞争性呈现增大趋势。中国可能将面临外资流出转投劳动力成本更低廉的东盟国家的风险,以及东盟国家制造业快速发展的挑战风险。6.针对前人研究脆弱性存在涉及面过于宽泛的问题,本文在对脆弱性指标模型改进中,采用了以支柱产业为重点的计算方法。支柱产业关系国计民生,受到冲击时的补救成本远远高于其他产业,最能体现脆弱性的内涵。改进后的脆弱性模型可以使计算结果更加精确。7.针对前人研究空间引力模型中存在的局限性,即模型只能用于分析两个国家之间的依赖程度,并不能表现出两个国家之间的依赖程度在受到第三国影响之后所发生的变化。本文通过构建相对关系矩阵,测算东盟各国对域外国家的相对贸易依赖程度,有效地解决了两个国家之间的依赖程度在受到其他国家影响之后发生的变化问题。8.针对前人研究欧氏距离模型不能面面俱到的不足,本文中根据中国发展现状的特点选取指标,可以更加准确地测算中国-东盟地缘经济关系中的竞争与互补性。通过模型测算的结果显示,中国-东盟地缘经济中主要的竞争国家为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四国,十年来此四国与中国地缘经济关系竞争趋势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