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降解铜掺杂磷酸盐玻璃纳米酶抗菌活性研究

来源 :青岛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ozh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酶是新一代具有模拟酶性质的纳米材料。近年来,由于其可控的催化活性、简便的合成方法以及良好的稳定性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地研究与应用。可变价离子介导的类芬顿反应是纳米酶活性的关键,铜、铁、钴、铈、锰等金属基纳米材料被发现具有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氧化酶(OXD)等模拟酶活性。铜基过氧化物酶在细胞或者细菌中催化双氧水(H2O2)分解所产生的致命的活性氧(ROS)风暴,奠定了其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的基础。然而,纳米酶普遍都存在体内难以降解的问题,这是限制其生物医学应用的主要瓶颈。而磷酸盐玻璃(PBG)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可行方案,在骨修复、组织工程等研究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基于铜离子的可变价性介导的纳米酶性质以及PBG的可控降解性等思路,本文设计了一种可降解铜掺杂磷酸盐玻璃(Cu-PBG)纳米酶,并采用经典的水热法成功合成了不同铜掺杂量的PBG纳米材料,对其模拟酶活性和可降解性开展了相应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了Cu-PBG纳米酶的抗菌活性及抗菌机制。本文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内容:1.不同铜掺杂量的PBG纳米球的制备及其模拟酶活性、可降解性能研究。(1)不同铜掺杂量的PBG纳米球的制备。首先以磷酸、五水合硫酸铜(CuSO4·5H2O)、硫酸铁(Fe2(SO4)3)、七水合硫酸钴(Co SO4·7H2O)为原料,尿素为沉淀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形貌控制剂,通过经典的水热合成法成功合成了Cu-PBG纳米球、铜、铁共掺杂磷酸盐玻璃(Cu,Fe-PBG)纳米球,以及不掺铜的钴掺杂磷酸盐玻璃(Co-PBG)纳米球。然后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粉末X射线衍射仪、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对Cu-PBG纳米球的形貌、粒径分布、成分以及结构进行了表征。其中Cu-PBG纳米球直径在210~220 nm左右,Cu,Fe-PBG纳米球直径在350~400 nm左右,Co-PBG纳米球直径在250~300 nm左右,且结果表明三者的掺铜量分别为31.65%,24.53%,0%。(2)Cu-PBG纳米酶的模拟酶活性研究。首先通过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显色实验研究铜掺杂量、p H值、反应时间对Cu-PBG纳米球POD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u-PBG纳米球的POD活性具有明显的p H依赖、反应时间依赖特点,酸性环境下的POD活性更为显著。而相同条件下检测的铜掺杂量低的Cu,Fe-PBG纳米球以及不掺铜的Co-PBG纳米球的POD活性呈现明显的降低,可以忽略不计。其次采用H2O2产氧量测试法确定了Cu-PBG纳米球的CAT活性。结果表明,在中性环境中Cu-PBG纳米球表现出更优异的CAT活性。因此可以确定,Cu-PBG纳米酶的模拟酶活性依赖于环境的p H值,在较低p H值的条件下其表现出显著的POD活性,催化H2O2分解产生ROS,使得TMB-H2O2反应体系迅速变蓝;而在中性p H值的条件下其表现出显著的CAT活性,催化H2O2分解产生氧气,使得反应体系产氧量明显增高。(3)Cu-PBG纳米酶催化H2O2分解产ROS的检测。使用1,3-二苯基异苯并呋喃(DPBF)为ROS指示剂、对苯二甲酸(TA)为羟基自由基(·OH)捕获剂、电子自旋共振技术以及谷胱甘肽(GSH)的消耗检测对Cu-PBG纳米酶催化产ROS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H2O2存在的情况下,成功检测到了催化H2O2分解产生的强氧化性·OH,这进一步导致还原性的GSH的消耗。(4)Cu-PBG纳米酶可降解性研究。通过检测不同p H条件下铜离子释放量、质量损失、降解沉淀形貌及粒径变化对Cu-PBG纳米酶的可降解性能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Cu-PBG纳米酶在72 h内降解率接近100%,在中性以及微酸性条件下的铜离子释放率分别为44.8%、46.8%,且降解12 h后Cu-PBG纳米球形貌就发生改变,粒径减小至原来的43.5%。2.可降解Cu-PBG纳米酶体外抗菌应用与研究。(1)Cu-PBG纳米酶抗菌效果研究。通过细菌及其生物膜的平板克隆实验、死/活染色实验以及细菌的形态观察对Cu-PBG纳米酶体外抗菌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u-PBG纳米酶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及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都具有杀伤效果,而在H2O2存在的条件下,Cu-PBG纳米酶抗菌活性显著提高,展现出针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的广谱抗菌性能。此外,铜的掺杂量对抗菌活性影响显著,铜掺杂量低的Cu,Fe-PBG纳米球以及不掺铜的Co-PBG纳米球的抗菌活性明显减弱。(2)Cu-PBG纳米酶抗菌机制研究。通过细菌细胞内ROS水平检测以及DNA降解检测可以得出结论,Cu-PBG本身的抗菌活性来源于材料降解释放的铜离子对细菌基因组DNA的损伤;而在H2O2辅助下,除了释放铜离子,Cu-PBG纳米酶还表现POD活性,释放强氧化性的·OH风暴,对细菌进行致命杀伤。3.可降解Cu-PBG纳米酶的体内动物水平的抗菌的应用与研究。首先通过溶血实验以及血液学毒性分析对Cu-PBG纳米酶的生物相容性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Cu-PBG纳米酶没有对红细胞造成明显破坏,也没有表现出急性以及慢性毒性。其次在动物细菌感染伤口治疗实验中,通过对伤口愈合情况、伤口细菌存活情况、伤口组织病理改变进行分析来对Cu-PBG纳米酶的杀菌活性和促伤口愈合能力进行表征。炎症伤口组织的微酸性环境以及高于正常组织的内源性H2O2水平,使得在外源性H2O2的加持下,Cu-PBG纳米酶释放铜离子损伤细菌DNA,同时表达POD活性将H2O2转化为强氧化性的·OH,从而对细菌造成致命杀伤,促进炎症消失及伤口愈合。
其他文献
糖脂代谢性疾病包括血糖异常、血脂异常、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超重、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病等,其发病率居高不下。目前最新数据显示,全球20~79岁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9.3%[1],仅中国血脂异常患病率为40.40%[2],超重或肥胖率超过12.0%[3],而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共患的综合达标率不足10%[4]。它们的共同特征是糖、脂代谢紊乱,引起全身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
期刊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柔性传感器已经广泛应用于医疗监控、机器人、人机交互等领域。为了检测不规则物体与微小外界刺激之间的相互作用,需要制备性能突出的柔性应变传感器。总的来说,可穿戴式柔性应变传感器的主要特点是其灵敏性和能快速感应到人体运动的变化,具有优异的可拉伸性和快速响应性。从而使其能够适应任何形状,并且能够精准传输电信号。然而在传感器的实际应用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遭受损伤导致表面出现裂纹,从而破坏
学位
纤维素纳米晶体(CNC)由于其卓越的可再生性,生物降解性,机械强度及独特的液晶行为,在纳米填料、生物医疗和水处理等领域被广泛应用。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利用CNC独特的手性液晶组装行为制备彩色膜和具有手性向列相结构的复合膜。目前为止,围绕CNC的液晶行为研究大多集中在棒状CNC。近年来,人们成功制备了球形CNC,即纤维素纳米球(CNS)。针对这种新形态的纳米晶,其是否也能表现自发的液晶组装行为,晶体
视觉多目标跟踪是计算机视觉中重要的研究方向,在无人驾驶、智能监控等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深度回归网络的多目标跟踪便于利用多层深度特征,且对尺度不敏感而得到广泛关注。然而由于目标受到姿态变化、相似外观、频繁遮挡以及短时间进出等影响,使得复杂场景的多目标跟踪仍然面临许多问题。此外,基于目标检测的多目标跟踪算法,对目标检测器有着很高的要求,但复杂场景下的多目标检测性能仍有待提升。针对以上问题,本
研究背景和目的肠上皮细胞是肠黏膜屏障和免疫稳态的重要调控者,肠屏障功能障碍和免疫反应失调是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的两大关键因素。肠屏障功能破坏导致肠腔内病原菌接触黏膜下免疫细胞,诱发过度的免疫反应,导致肠道不可控的炎症。肠屏障功能的正常发挥依赖于肠上皮细胞间连接,尤其是紧密连接。除屏障功能外,肠上皮还具有免疫调控功能。在应对炎症因子或病原菌刺激时,肠上皮细胞能够分泌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介导肠道微生物和宿主
地下工程常会遭遇超预期的软弱夹层带,尤其夹层含水时,强度进一步弱化,对工程的稳定性造成不良影响。本文在研制专用模型试验系统的基础上,采用模型试验方法对含水软弱夹层地下洞室进行研究,通过开挖试验以及长时间蠕变试验,模拟地下工程的开挖和运营阶段,得到夹层含水对地下洞室稳定性的影响,并用数值模拟加以验证。为保证长时蠕变试验的稳定运行,论文研制了由模型架、加载系统、测量系统组成的新型杠杆式物理模型试验系统
过共晶铝硅合金因具有耐磨性好、热膨胀系数低、比重小等优点,在汽车工业领域,如活塞、发动机壳的制造上应用广泛。但是,未经变质的过共晶铝硅合金组织中存在大量的五瓣星状、板块状的初晶硅和长针状共晶硅,一定程度割裂了Al合金基体,削弱了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制约了过共晶铝硅合金在工业上的应用。因此,科研工作者们多年来致力于采用合理手段对过共晶铝硅合金的硅相组织进行变质细化来提高合金的使用性能。本文主要利用金
文中针对深基坑工程施工变形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监测技术控制措施。
"英语教学法"是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在信息技术的演进与课程整合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如何对信息技术做出合适的反应,已成为课程改革的一大关键。通过列举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英语教学法"目前存在的若干问题,结合信息技术背景对该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对策性建议和实施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