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O-18的合成、改性及其催化丁烯裂解性能的研究

来源 :东北石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_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低碳烯烃尤其丙烯是工业上重要的化工原料,由于市场对于丙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传统制备丙烯的方法并不能满足市场对于丙烯的需求。近年来丁烯催化裂解制备丙烯的工艺受到了广泛的关注,ZSM-5分子筛是广泛用于该工艺的工业催化剂,但是ZSM-5分子筛对丙烯的选择性较低,对多环芳烃的选择性较高,因此,研究一种用于丁烯催化裂解工艺的具有较高丙烯选择性的催化剂具有重要意义。具有AEI结构的SAPO-18分子筛在丁烯裂解反应中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性能,因此,本文采用水热法合成了SAPO-18分子筛,并进一步合成了Mg改性的SAPO-18分子筛,同时采用XRD、NH3-TPD、SEM和TG手段对合成的分子筛进行表征,并考察了合成的分子筛在丁烯催化裂解反应中的催化性能。首先,本文采用水热法成功合成了SAPO-18分子筛。并进一步考察了晶化时间、晶化温度、晶化方式和硅含量对于SAPO-18分子筛合成的影响,实验数据表明,在本文的考察范围内,适宜的晶化温度为165℃、适宜的晶化时间为72h,适宜的晶化方式为动态程序升温晶化。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通过对比SAPO-18与ZSM-5分子筛催化性能发现,SAPO-18分子筛对丙烯的选择性以及P/E比ZSM-5分子筛高,但是ZSM-5分子筛的积碳量却比SAPO-18分子筛低,这说明骨架结构是影响催化剂在丁烯裂解反应中催化性能的重要因素。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通过对比不同硅含量的SAPO-18分子筛发现,Si量较低的SAPO-18分子筛呈现出较好的催化性能,丙烯收率可达到38.8wt%,选择性可达到54.2wt%,这说明酸量也是影响催化剂在丁烯裂解反应中催化性能的重要因素。还对SAPO-18分子筛进行了Mg改性,通过水热合成法合成了MgSAPO-18分子筛,通过浸渍法合成了Mg/SAPO-18分子筛,并将其应用于丁烯催化裂解反应中。对比MgSAPO-18和Mg/SAPO-18分子筛的催化性能发现,MgSAPO-18催化性能比Mg/SAPO-18好,而二者的积碳量差不多。将催化性能较好的MgSAPO-18和SAPO-18分子筛的催化性能进行对比,实验数据标明SAPO-18分子筛和MgSAPO-18分子筛的催化性能相差不多,但是MgSAPO-18分子筛的积碳量较少。最后考察了反应温度和反应空速对SAPO-18分子筛在丁烯催化裂解反应中催化性能的影响以及SAPO-18分子筛的再生性能,结果表明在本文的考察范围内,适宜的反应温度为500℃,适宜的反应空速为3.5h-1,SAPO-18分子筛的再生性能较好。
其他文献
搅拌摩擦加工(Friction Stir Processing,FSP),作为一种新型的细晶方法,虽已被证实,但尚未得到广泛地研究。因此本文采用FSP方法制备超细晶材料,采用ZL101铝合金作为试验材料
本文首先基于多巴胺在水溶液中易于自聚的特点,采用自组装法构筑了功能性表面皱纹结构,考察了聚合时间、多巴胺溶液浓度和预拉伸率对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基底表面生长的聚多巴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部署在监测区域内若干传感器节点采用无线通信方式组建的一种新型自组织网络,作为一种“智能”的信息获取技术,已广泛应用在物联网和大数据信息采集系统。
经科学家预测,随着生活方式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到2020年,一些新兴应用对于短距离无线通信的数据传输速率要求会达到10Gbps以上,而现有的无线通信系统基本上不可能达到。随着对
纳米二氧化钛由于其无毒无害,储量丰富和物理化学性质优良,在气体传感、电荷传输、分解有毒有机污染物以及光催化等方面应用广泛。但是由于其禁带宽度较大(-3.2eV),只能利用
在多小区MIMO通信系统中,小区边缘用户会收到来自小区间和小区内的强干扰信号,导致系统容量下降。作为MIMO系统中抑制干扰的新思路,干扰对齐通过设计发送端的预编码矩阵和接
随着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提高飞行器的有效载荷成为航天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直流配电线作为各个设备的供电电缆,已经在设备之间架设了有线通道,如果可以利用直流配电线
切换系统作为一种特殊的混杂动态系统,在控制理论与工程实践中都有广泛的应用。由于这类系统存在连续动态和离散动态,且两者相互作用,系统的动态行为非常复杂。同时考虑到现
本文面向工业时滞过程,基于时滞补偿控制结构,深入研究了针对时滞对象的控制器设计方法与批量优化。首先在广义预估器(GP)结构的基础上,利用GP结构可以将时滞提出闭环之外这
随着移动数据需求快速增长和无线通信技术日益成熟,当前网络缺乏用于协调无线通信技术的有效方法,导致了新兴技术与现有网络架构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互联网表现出诸多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