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中青年与老年患者间结直肠息肉的临床特点、病理类型、危险因素的差异,以期科学的指导医护人员有针对性的对不同年龄段人群提供不同内容个性化的健康教育,从而降低结直肠息肉的发生率,进而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生率。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0月于山东省济南市某三甲医院消化内科通过结肠镜检查的患者且存在息肉者经过内镜下切除者的住院患者277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工作性质、疾病史、家族史、用药史、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有息肉者查阅肠镜报告收集患者息肉大小、数量、病理类型、位置,采用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omatic Self-rating Scale,SSS)进行问卷调查。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中青年组和老年组,并根据患者有无息肉将中青年组分为有息肉组和无息肉组,老年组分为有息肉组和无息肉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分别探讨中青年组和老年组结直肠息肉发生的危险因素。数据整理后采用SPSS21.0统计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接受结肠镜检查的中青年组与老年组患者症状体征比较结果显示: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中青年组与老年组确诊息肉患者,息肉位置、大小、数量、病理类型的比较,结果显示:老年组息肉发生在左半结肠和右半结肠的比例高于中青年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直肠发生息肉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患腺瘤比例高于中青年组(x 2=17.618,P=0.000);老年组与中青年组息肉大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87,P=0.035);老年组患多发息肉的比例高于中青年组(x2=9.081,P=0.003);。3.中青年组与老年组息肉形成的单因素分析结果不同中青年组息肉形成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x 2=4.824,P=0.028)、饮酒史(x2=6.468,P=0.011)、不经常体育锻炼(x2=10.060,P=0.002)、三餐不规律(x 2=18.883,P=0.000)、进食动物内脏频次高(≥1次/周)(x 2=6.254,P=0.012)、进食腌制品频次高(≥1次/周)(x2=5.340,P=0.021)、进食油炸食品频次高(≥1次/周)(x 2=14.213,P=0.000)、进食辛辣食物频次高(≥1次/周)(x2=14.335,P=0.000)、摄入水果量不足(<200g/天)(x2=8.121,P=0.017)、直系亲属中有恶性肿瘤病史(x2=14.636,P=0.000)、SSS≥30分(x 2=15.041,P=0.000)为中青年组息肉形成的危险因素。长期服用抑酸药物、胃粘膜保护药物(x2=11.537,P=0.001)是中青年息肉形成的保护因素。老年组息肉形成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MI大于24(x2=12.174,P=0.000)、有糖尿病史(x2=10.691,P=0.001)、有长期便秘史(x2=8.810,P=0.003)是老年组息肉形成的危险因素。4.中青年组与老年组息肉形成的多因素分析结果不同中青年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直系亲属有恶性肿瘤(OR=0.140,95%CI:0.041-0.473,P=0.002)、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OR=3.087,95%CI:1.261-7.559,P=0.014)、三餐不规律(OR=4.380,95%CI:1.368-14.022,P=0.013)、吃油炸食品次数多(每周≥1次)(OR=3.452,95%CI:1.384-8.608,P=0.008)、SSS≥30 分(OR=3.514,95%CI:1.324-9.326,P=0.012)是形成息肉的独立危险因素。长期服用抑酸药物、胃粘膜保护药物(OR=8.969,95%CI:1.628-49.427,P=0.012)可以降低息肉的发生,是形成息肉的保护因素。老年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MI大于24(OR=4.736,95%CI:1.764-12.713,P=0.002),长期便秘(OR=0.162,95%CI:0.041-0.644,P=0.010)和糖尿病史(OR=0.137,95%CI:0.043-0.436,P=0.001)是老年组息肉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接受结肠镜检查的中青年组与老年组患者症状体征相似。2.老年组息肉位置在左半结肠和右半结肠的比例高于中青年组;老年组息肉类型中的腺瘤比例高于中青组;老年组多发息肉比例高于中青年组。3.直系亲属有恶性肿瘤、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三餐不规律、吃油炸食品次数多、SSS≥30分是中青年息肉形成的危险因素。4.BMI大于24、长期便秘和有糖尿病史是老年组息肉形成的危险因素。5.中青年与老年息肉形成的危险因素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