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80年代登上文坛的迟子建一直秉持着自己的创作理念,不落窠臼地进行文学创作。她是当代文坛上引人注目的独特存在,包揽诸多奖项于一身——三次获鲁迅文学奖、两次获冰心散文奖、一次获庄重文文学奖、一次获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一次获茅盾文学奖等。截至目前,迟子建共发表七部长篇小说,分别是:《树下》(1991年),《晨钟响彻黄昏》(1994年),《热鸟》(1997年),《伪满洲国》(2000年),《越过云层的晴朗》(2003年),《额尔古纳河右岸》(2005年),《白雪乌鸦》(2010年)。本文所要研究的便是2000年发表于《钟山》杂志第三期和第四期的长篇小说《伪满洲国》。 《伪满洲国》选取的是历史题材,其间贯穿着强烈的历史意识,深入探讨作家的历史意识,对于深入理解这部作品有着重要的意义。文本化的历史呈现需要回归历史语境,其内容和形式皆具有历史性。新历史主义认为历史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是不存在的,一切只是作者无意识的历史观念的产物,是在意识形态烛照下有选择的历史资料的拼凑。正是基于对传统历史观和新历史主义的相互观照,笔者试图以相对稳妥的研究方式对《伪满洲国》文本进行谨慎而细致地解读,将其放在历时性演替和共时性关联的批评语境中,深入挖掘历史叙事特征,由此观照小说文本中所呈现出来的迟子建的历史观,并试图在此脉络中寻找其历史观的局限性及超越的可能性。 基于此,本书立足于对历史观和文学观的整体性考察,具体论述分为四个章节。 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针对《伪满洲国》文本做细致地解读,并试图进一步阐述文本中呈现出来的历史观。第一章主要论述日常化的历史观问题,从日常时间、日常人物和日常生活这三个角度依次切入,论述将历史观日常化的可能性、必要性及可行性。第二章主要考察历史资料的处理问题,由此可以看出作家秉持着一种先验的历史观,这是一种历史无意识。第三章主要对作品的文本构建方式进行解读,作家大胆启用了细节构建历史的方式,用碎片化、细节化的描写代替和摒弃了宏大历史叙事,使文本更加真实更加可信。 第四章,在前三章论述的基础上,针对学术界对这部作品的评价,分析论述历史观构建中可能存在的局限性,对于之前阐述的理论构想进行反思和批判,以获得超越的可能性。 最后,结语部分对于之前几章提出的问题做进一步的概括和综合,并深入探究历史观重构及超越的可能性。 论文的撰写基本上采用文本细读和以问题为纲的方式,在考察具体文本时力求做到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在实证的基础上,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做出相对稳妥的、合理的判断。为了能够达到这一理想结果,本论文的写作主要采取了以下方法: 第一,文本细读。从作品入手,以文本为中心,注重在对原文客观理解的基础上,考察作家的历史观问题。 第二,实证研究。任何一种理论假设,只有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阐释,才能寻求到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 然而,理想与现实总是有差距。以上提出的理想结果在实际的论文阐述中,恐怕很难完全实现,不可避免会存在诸多不足和错误。恳请方家不吝批评斧正,学术的乐趣在于深思发现和交流,能助其完善笔者甚为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