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是6-7岁的儿童,他们正处于幼儿园与小学的过渡和转折期,在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都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幼儿园和小学存在着较多差异和变化,使儿童处于“陡坡”之上。因此,如何让儿童在这一时期更好的适应学校新生活,减缓儿童的入学“陡坡”,为其发展奠定基础,也是国内外诸多学前教育领域专家和学者的研究重点。在一系列的入学适应研究中,一年级学生的社会性适应能力是研究者研究的重中之重,亦是本研究的研究重点。一年级学生的社会性适应能力的较好养成,有助于学生更快更好的学会适应新环境、调整新心态、克服新困难,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健康茁壮地成长。我国人口众多,一部分幼儿生活在农村,由于农村与城市之间在师资配比、家长素质和办学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农村一年级学生社会性适应存在诸多问题亟须解决。本研究以笔者所工作的学校(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L镇G小学)的一年级学生为样本,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自然观察法和访谈法,调查农村一年级学生的社会性适应能力现状。在调查结果中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社会性适应不良现象。由于社会性适应能力分为多方面,所以,学生在不同方面中的适应情况也不同。具体适应情况排序由最好到最差的顺序为:人际关系适应、环境适应、心理适应、规则适应、独立性适应、任务适应。其中,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适应最好,任务适应能力最差。学生普遍存在记不清作业、写作业拖拉和老师分配的任务不能及时完成的现象。对一年级学生社会性适应能力现状进行归因,将原因分为幼儿园方面、小学方面和家庭方面三方面。幼儿园方面:一是由于农村幼儿园教育理念落后,小学化严重,忽视儿童心理适应能力情况;二是幼儿园专业素质低,缺乏培养儿童任务适应能力意识;三是幼儿园设施不完善,不利于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发展。小学方面:一是农村小学忽视对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二是一年级的管理方式与幼儿园的管理方式存在显著,导致儿童产生规则适应不良现象;三是小学忽视一年级学生对于环境的适应。家庭方面:一是农村家长文化水平低,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二是,家长过于溺爱,从而阻碍儿童的独立适应能力发展;三是,家长缺乏培养儿童规则适应能力的发展。针对幼小衔接中农村儿童的社会性适应能力发展存在的问题,笔者分别从幼儿园、小学和家长等层面提出对策。幼儿园方面:一是要定期和小学沟通,共同制定衔接计划;二是要提前布置与小学相似的环境,加速儿童对小学环境的适应;三是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注重任务适应能力的培养。小学方面:一是重视幼小衔接们积极开展相关活动;二是布置温馨的校园环境,让儿童对环境一见钟情;三是管理方式要注重与幼儿园衔接,帮助儿童逐渐适应小学规则。家长方面:一是转变教育观念,可适当寻求社会支持;二是积极融入儿童生活,注重培养儿童社会性适应能力;三是注重言传身教,教子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