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明末清初耶稣会士输入中国的上帝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ot1234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朝末年,天主教新兴的修会耶稣会趁航海大发现之便,秉重振天主教之雄心,一帆涉海,来到澳门,开始向西方传说中神秘而富庶的中国传播“上帝”的威名。在此后的近一百五十年间,以利玛窦、罗明坚为代表的耶稣会传教士在中国广交朋友,积极传教,一度赢得了一批支持者和追随者,但是这次传教活动最终却以被清政府禁止而告终。其中的原因固然有很多,但至少有一点不容忽视,那就是天主教原有的“上帝”形象,以及相应的宗教教义,与当时中国人包括大多数畈依了天主教的教徒理解的“上帝”其实有着本质的区别,在对神人关系的理解方面,二者之间尤其具有不可调和的分歧。 本论文将运用传播学、符号学以及新批评之细读细析法,对明末清初耶稣会士输入的“上帝”作一跨学科的中西宗教文学文化关系研究,并主要通过对天主教入华原始文献中的“上帝”译名及其三个关系范畴,即上帝与世界、上帝与神佛、上帝与人的关系,由源及流、由名到实,来探讨“上帝”的形象。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分析这一形象如何在明末清初耶稣会士的传教过程中,在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发生了分歧,并进而揭示异同,探讨规律,彰显天主教唯一神和中国式上帝的不同特质,达到对“自我”和“他者”的深入认识,从思想文化渊源方面,挖掘中国在历史上没有、今后也决不可能成为基督教世界的一部分的深层次原因。 具体而言,对于明末清初耶稣会士传入中国的“上帝”形象的分析,将从四个方面展开: 耶稣会士输入中国的“上帝”的逻辑起点:耶稣会士进入中国,无疑以传教为最终目的,因此其所传播之“上帝”之原来面貌为何,这是本文展开探讨所首先需要理清的立足之基。这一梳理将从《圣经》中的“上帝”以及天主教特色的“上帝”两个方面展开。 中国人接受“上帝的逻辑起点:既然耶稣会士所传播的是中国“古已有之”的上帝,明朝之前的中国“上帝”的形象乃是我们所需清理出来的另一立足之基。这一梳理将从中国古代信仰中的几个核心范畴“帝”、“天”、“道”以及“神”四个方面来进行。 源已廓清,第三章则是探讨耶稣会士所传播的“上帝”。此处的探讨将时时注意这一“上帝”与天主教正统的“上帝”之间的纵向对比,并兼顾其与中国传统中“上帝”的横向比较,以求凸显这一从西洋入华的“上帝”的特质。 第四章则将顺承前文理路,剖析中国受众对耶稣会士传播的“上帝”的接受情况。本章主要将受众分为皈依者与反对者来考量,但在皈依者部分也将兼及一些虽未皈依但却在不同程度上对西方“上帝”表示出认可的友教人士的正面观点。而反对者中则将对所有反对西方“上帝”的呼声都加以考察。 最终,文章抽丝剥茧般地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由于中国两千年来固有的儒家思想体系,在诸多方面,尤其是在对人神关系的理解方面,与天主教思想体系有着不可调和的分歧,因此,尽管当时有部分中国人出于种种原因,在形式上接受甚至畈依了天主教,但两种思想文化之间发生冲突从而导致传教活动最终失败,实际上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 总之,中西神人关系的冲突乃是中国人忖度西方“上帝”时压断骆驼背的最后一根稻草,最不能承受之“轻”。
其他文献
本论文分为四章。 第一章分析以德宗为中心的台阁诗人群,包括唐德宗、权德舆、武元衡、包佶等人。贞元时,宫廷唱和活动频繁,德宗亲自带头营造了一个繁荣的文化景观。台阁诗人
郭在贻先生是我国当代有杰出贡献的语言学家,他精研训诂,以训诂名家,其训诂成就令学界瞩目。本文以郭先生训诂成就的原因为研究课题,在认真研读郭先生的著作和学界对他的研究文章
本文对从启蒙向革命转变的墨学背景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启蒙的失败,使现代知识分子从西方借鉴过来各个领域里的文化资源无法获得向现实转化的可能性,没办法实现以“民主平等”
顾况极富个人魅力,在诗坛有一定影响,是盛唐至中唐过渡时期的重要作家。学界对顾况的研究大多集中于生平、版本整理等,对顾诗分析多局限于其现实性,而顾诗独特的怪奇性审美特
历史上的张居正是个颇受争议并且本身非常复杂的人物。《张居正》开篇即营造一种山雨欲来的气氛,把主人公置于激烈的权力争斗之中,随后写他荣登首辅之位后,理政十年:整饬吏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