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出版企业影视增值策略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z04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出版企业影视化增值策略是当前我国出版企业发展的一个创新模式,对探索出版企业多元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宏观上,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将文化产业确立为我国国民经济未来发展的支柱性产业,要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数字技术进步、产业政策推动、受众需求改变、市场竞争加剧等多种力量合力推动各类媒介融合互动、共赢发展;世界范围内,“影像时代”业已来临,视觉元素在媒介内容表达和吸引观众方面力量强大。在此背景下,出版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处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和产业格局调整与升级的关键时期,发挥内容、作者、渠道、品牌等方面资源优势,适时、适度涉足影视产业,进行多元化经营,拓宽、延展、完善文化产业链和价值链以谋求业务增值,是快速提高出版产业产值、提高出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举措。出版企业介入影视领域的方式多种多样。较为传统的方式如图书等出版物借助电视读书栏目、预告片及网络视频进行评介、宣传、营销;出版社选择优秀的影视作品内容转化为书刊的形式编辑发行;进行书刊的影视改编权交易等等。近些年,随着出版企业的发展壮大,一些实力较强的出版企业积极参股、投资影视剧生产,建设动漫影视频道,甚至成立专门的影视公司,或者投入巨资开办影院。本研究结合出版企业影视增值活动现实,由典型个案进行经验总结,研究分析我国出版企业影视增值的动因、优势、问题,通过总结分析提出建议,对相关后续研究奠定基础。本文分为六个部分来研究我国出版企业影视化增值现象,主要内容为:第一部分是引言,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选题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以及文章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是我国出版企业影视增值理论基础阐释,主要阐释了产业价值链理论、媒介融合理论、多元化经营理论、媒介间性理论。通过理论分析为全文进行理论奠基。第三部分论述我国出版企业影视增值现象产生的动因。分别从我国出版企业发展现状、媒介融合发展趋势、国家文化发展趋势及政策推动、出版企业自身多元化发展等方面阐释出版企业在影视增值发展的动因。第四部分对我国出版企业影视增值策略进行详细分析。结合典型案例梳理出版企业影视增值的主要方式。主要从影视版权经营、影视产品生产、影视渠道建设和影视产品营销等方面阐述我国出版企业影视增值的主要模式。第五部分对时代传媒出版股份有限公司的案例研究和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出版企业在影视增值的战略优势和发展模式。第六部分主要介绍分析当前我国出版企业影视增值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及问题,包括出版企业在影视增值中存在的风险、影视产品开发过程中存在的跟风问题、影视产业链不完整等。第七部分是针对我国出版企业在影视增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包括提高出版企业影视运营的专业性、加大国家政策支持、优化出版企业影视产业链等。第八部分是结语,对我国出版企业影视增值现象提出展望。
其他文献
目的(1)评价实施QCC活动对降低农村腹膜透析患者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的发生率的影响。(2)评价实施QCC活动对降低农村腹膜透析患者腹膜透析导管漂管率的影响。(3)评价实施QCC活
香港翻译学会出版的《翻译季刊》是探讨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国际性学术刊物。自1995年创刊以来,翻译大家如瑞典诺贝尔奖评委马悦然教授、美国语言学家尤金·奈达及英国翻译家霍
城市园林绿化的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三项统计指标,全面而直观地反映了城市绿化的水平与质量。做为统计指标,它所包含的项目、内容、计算方法、口径应是一致的,才
此翻译项目材料来自导师的翻译项目。书名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本书全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形成发展过程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
一部好的小说是对当时社会的生动再现,作为一部描写十八世纪中原地区中下层人民生活面貌的全景图,《歧路灯》详细的刻画了道学儒生谭绍闻面对匪类的挑拨,在世俗的诱惑中不断
古汉语词汇可以折射出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通过对专书词汇的研究,我们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等方面的真实面貌。宋代孟元老著述的《东京梦华
美国NASDAQ市场成立于1971年,自成立以来孕育了微软、谷歌、苹果、IBM等一大批成功的高科技公司,它的成功大大推动了美国的科技事业发展,同时,也为美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针对雷达辐射源信号识别结果评价方法杂乱,指标单一等问题,提出一种新的信号识别结果评估体系结构,将识别率测试结果引入到雷达辐射源信号识别结果评估中,构建了基于识别率测
2005年股改后,市值成为了上市公司的全新价值衡量标准,市值管理成为我国资本市场的热门话题,引起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与研究。资本结构作为企业财务的核心内容,备受重视
1994年颁布的《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必须二人以上。该规定直接造成了在法律实践中大量小公司的存在,并且由于市场运行过程中的各种变化,这些小公司很容易陷入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