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丽丝·莱辛乃著作等身、享誉世界的诺奖作家,其作品题材广阔、思想深邃。学界大多关注其早期代表作,对其中后期幻想小说《幸存者回忆录》、《异族联姻》、《第五个孩子》、《浮世畸零人》和《玛拉和丹恩历险记》有所忽视。近年来有学者以反乌托邦视角关注此类小说中的灾难主题,但仅涉及各别作品与主题研究,尚未有人全面、系统地解析其中的反乌托邦叙事。本文以“叙事”为切入点,运用叙事理论,辅之以反乌托邦理论与文化批评等理论方法,剖析莱辛通过反乌托邦叙事表现出的批判意识、价值选择与审美态度。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莱辛及其作品的国内外研究趋势,概述了国内外的反乌托邦文学研究现状及关于莱辛作品的反乌托邦研究现状,并界定了本文涉及的主要理论概念。正文部分从三个维度探析了莱辛的反乌托邦叙事:首先,在故事层面,阐述了莱辛对反乌托邦世界的生动摹写。莱辛在幻想小说中刻画了诸多骇人听闻的末日图景,展现了国家、宗教、科技乌托邦的瓦解,打破了传统的乌托邦构想,具有鲜明的反乌托邦色彩。但莱辛具有积极的重建心态,在摹写乌托邦毁灭时依然重塑希望的曙光,体现着女作家独特的反乌托邦构建模式。其次,在话语层面,分析了莱辛进行反乌托邦叙事的娴熟策略。通过不同聚焦方式,莱辛营造了既痛苦压抑又饱含生机的叙事情境,使读者于黑暗中不断探寻光明;通过时空策略,莱辛突出了灾难世界的混乱与残虐,但又极力予以清理和重建;通过不同类型的叙述声音,莱辛既对人间罪恶予以严厉抨击,又阐明了抨击背后的拯救意图。再次,考查了影响莱辛反乌托邦叙事的文化心理机制。二战后动荡不安的国际形势与繁荣发展的思想文化,为莱辛提供了反乌托邦叙事的现实基础与灵感来源。而莱辛独有的多重文化身份,则赋予其反乌托邦创作的独特视角与心理体验。最后,论文全面总结了莱辛的反乌托邦叙事。受特定文化语境的濡染及独特文化身份的制约,莱辛在中后期幻想小说中驾轻就熟地运用多种叙事策略,刻画了一幕幕看似骇人听闻实则暗含生机的景象,具有独特的反乌托邦效果,体现出作者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注及对美好社会的强烈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