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匙吻鲟仔、稚鱼为研究材料,综合发育生物学、酶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研究方法探究了匙吻鲟仔、稚鱼生长规律、抗氧化能力及维生素C对亚硝酸盐胁迫下匙吻鲟仔鱼非特异性免疫、抗氧化能力及HSP70基因的表达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研究了匙吻鲟仔、稚鱼的生长规律。结果显示:(1)仔鱼发育时期(310d),全长、体质量与日龄分别呈线性和指数相关,生长方程分别为:L=0.179t+9.271,R2=0.948、W=0.007e0.028t,R2=0.889;(2)体质量相对全长生长方程为:W=6.3004L 2.041,R2=0.814;(3)全长、体质量的特定生长率在36日龄为11.28%、13.52%,710日龄为5.51%、20.80%;(4)在头部器官中,口宽、吻长均为正异速生长,眼径为等速生长。(5)稚鱼发育时期,全长、体质量随日龄的变化均呈指数函数关系,生长方程分别为:L=8.923e0.061t,R2=0.977、W=0.003e0.178t,R2=0.975;(6)体质量相对全长生长方程为:W=5.219x10-66 L2.926,R2=0.989;(7)1255日龄稚鱼全长、体质量的特定生长率为5.71%、15.99%。结果表明:(1)仔鱼出膜生长到3日龄,眼睛已发育较为完善;(2)匙吻鲟仔鱼体质量相对于全长不均匀生长,稚鱼体质量相对于全长均匀生长。2、研究了匙吻鲟仔、稚鱼的抗氧化能力变化。结果显示:(1)仔鱼在内源营养期(36d)均含有T-SOD和CAT,其活性随发育时间延长均显著升高(P<0.05),在内源营养期结束之前出现最大值。(2)仔鱼发育到混合营养期(710d),CAT在7日龄出现最低值,之后出现上升现象。(3)仔鱼发育时期,T-AOC逐渐升高,直至卵黄囊消失前出现下降,但差异不显著(P>0.05);MDA含量逐渐降低,直至卵黄囊消失前显著升高(P<0.05)。(4)稚鱼发育阶段(1255d),T-SOD逐渐升高,发育到55日龄时出现最大值(19.96±0.05)U/gprot;CAT出现“波浪形”变化趋势,发育到55日龄时出现最低值(1.39±0.10)U/gprot。(5)稚鱼期,T-AOC在35日龄出现最大值(0.525±0.03)U/gprot,之后出现显著下降(P<0.05),MDA含量在35日龄出现最小值(0.340±0.01)U/gprot,之后出现显著升高(P<0.05)。(6)稚鱼期,T-AOC、氧化损伤整体均高于仔鱼期。(7)随仔稚鱼的不断发育,AKP和ACP均在35日龄出现最大值,且仔稚鱼AKP活力总体水平高于ACP。结果表明:(1)匙吻鲟仔鱼发育时期,在开口摄食前后,由不同种类的抗氧化酶发挥抗氧化作用来增强抗氧化能力;(2)稚鱼发育期主要以超氧化物歧化酶来增强抗氧化能力,减轻机体的氧化损伤。3、研究了维生素C对亚硝酸盐胁迫下匙吻鲟仔鱼非特异性免疫、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1)仔鱼的内源营养期,LZM、AKP、ACP随Vc浓度的增加呈现升高现象,且90mg/L、120mg/L Vc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胁迫组(P<0.05);仔鱼的混合营养期,LZM、AKP、ACP随Vc浓度的增加呈现“升高-降低”现象。(2)仔鱼从内源营养期发育到混合营养期,90mg/L Vc组LZM、AKP、ACP显著上升(P<0.05),上升率分别为71.8%、51.9%、48.4%;(3)仔鱼的内源及混合营养期,T-SOD和T-AOC随Vc浓度的增加逐渐升高,且120mg/LVc添加组显著高于胁迫组(P<0.05);而CAT是对照组显著高于胁迫组和Vc添加组(P<0.05),Vc添加组CAT活性虽高于胁迫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4)仔鱼的内源及混合营养期,MDA含量随Vc浓度的增加呈现降低现象,且显著低于胁迫组(P<0.05)。结果表明:(1)亚硝酸盐胁迫下,90mg/L Vc浸泡对匙吻鲟仔鱼不同发育时期保护效果较好;(2)亚硝酸盐胁迫可导致匙吻鲟仔鱼不同发育时期的氧化损伤及抗氧化能力的不平衡,不同浓度Vc浸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亚硝酸盐胁迫的负面影响。4、研究了维生素C对亚硝酸盐胁迫下匙吻鲟仔鱼HSP70基因表达影响。结果显示:亚硝酸盐胁迫下,仔鱼不同发育时期HSP70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Vc添加组(P<0.05),但随Vc浓度的逐渐增加,HSP70 mRNA相对表达量逐渐下降,且在120mg/LVc添加组恢复到正常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亚硝酸盐胁迫可以诱导仔鱼HSP70 mRNA相对表达,从而保护受损细胞或修复损伤细胞。Vc可以降低胁迫条件下匙吻鲟仔鱼HSP70 mRNA相对表达,从而提高机体的抗胁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