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4-16世纪是英国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史学界将这段时期称为“过渡时期”。对于“过渡时期”英国经济-社会史的研究,学界硕果颇丰。其中学者对这一时期圈地现象的研究更是达到一定高度。此前的研究叙述了这一时期圈地现象的大概情况,并从各个方面分析圈地现象出现的原因,更分析了圈地对于近代资本主义形成、发展的影响。在总结、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以这一时期米德兰地区的圈地现象作为研究对象,希图从人口变化引起的地租下降、工资上涨的角度分析圈地出现的原因,并研究圈地对庄园、农民以及社会秩序的影响。笔者认为,圈地导致的土地所有权变化并不是影响农民生活、领主收入以及庄园效益的直接原因;而圈地前后不同的土地经营方式才是对农民、领主及庄园造成影响的真实原因。全文由绪言、正文、结语和参考文献四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介绍目前国内外学界对14-16世纪英国米德兰地区圈地问题的研究现状及成果,论述本文写作的目的、意义、研究方法以及特色与创新之处。正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14-16世纪英国米德兰地区圈地的规模。学术界对于14-16世纪英国米德兰地区圈地现象所涉及的面积以及土地所有权关系变更一直存在很多争议。第一部分内容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助原始档案资料,目的在于对米德兰地区圈地规模和土地所有权变更提出自己的观点。笔者认为,米德兰地区当时的圈地面积较大;土地所有权的变更的问题非常复杂,既有领主驱赶农民的情况,也有农民圈占无主荒地的情况存在。第二部分分析14-16世纪米德兰地区圈地现象出现的原因。人口、物价、工资是导致米德兰地区圈地现象频繁出现的主要原因。人口下降带来的人少地多的情况,使圈地在空间上有可行性;畜牧业产品价格持续走高,刺激庄园生产者从事养殖业;人均工资水平上涨,领主为避免劳动者过多带来的支付工资压力,选择改变土地经营方式,圈占土地从事养殖业生产,减少用工,从而降低工资,更推动了圈地现象扩大。第三部分论述14-16世纪米德兰地区圈地现象对当地的影响,以及政府和农民对圈地引发的社会问题的处理。圈地对米德兰地区的积极影响有两点。其一,推动了黑死病后,庄园生产能力的恢复;其二,提高了庄园的收入水平。圈地对米德兰地区也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首先,早期的圈地行为导致农民流离失所,庄园领主在生产能力不高的情况无力独立经营庄园,导致了很多庄园陷入荒芜。其次,在英国手工业尚未发展成熟的时代背景下,手工业和商业无力消化因圈地而出现的大量农村闲置劳动力,导致英国当时流民问题严重,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不安定因素。最后,由于不同时代,不同的经济状况,政府对圈地的态度也从原来的支持逐渐变为限制圈地;与此同时,面对流民问题,政府颁布《济贫法》,改善低收入者的经济状况,缓解社会矛盾。面对失去土地而带来的生存危机,农民也采取了请愿,甚至起义的应对措施。结语部分总结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