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IT3通过JAK-STAT信号通路促进IFN-α抗HBV作用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mnbv1234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干扰素-α(IFN-α)作为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已成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常规用药之一。Janus活化激酶信号传导及转录活化因子(JAK-STAT)级联信号的激活可诱导IFN刺激基因(ISG)的转录与表达,这一过程在IFN-α效应中起关键作用。现已证实,经典ISGs中具有四肽重复序列的干扰素诱导蛋白(IFITs)基因家族成员IFIT3可抑制多种病毒复制,但其对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的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在分析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中的IFIT3表达情况的基础上,通过体外实验探索IFN-α和HBV双重干预下IFIT3对肝(癌)细胞JAK-STAT信号通路的影响,以阐明IFIT3在IFN-α抗HBV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集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慢性HBV感染者(n=108)和健康对照者(n=70)的外周血,经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检测IFIT3的m RNA水平,分析IFIT3 m RNA表达与慢性HBV感染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在Hep G2/HL-7702细胞中瞬时转染p HBV 1.2质粒,观察HBV感染对IFIT3表达的影响。构建稳定转染IFIT3过表达/干扰慢病毒的肝(癌)细胞,通过q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JAK/STAT信号通路及下游抗病毒蛋白的表达,明确IFIT3在JAK-STAT信号转导中的作用;同时应用JAK1/JAK2高选择性通路抑制剂Ruxolitinib对肝(癌)细胞进行处理,经q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稳定过表达IFIT3的Hep G2细胞在IFN-α存在的情况下JAK-STAT信号通路及其下游分子的表达水平,以进一步明确IFIT3的作用机制。最后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检测稳转IFIT3的p HBV1.2-Hep G2细胞上清中的HBs Ag、HBe Ag含量。结果:(1)未经治疗的慢性HBV感染者IFIT3表达水平高于健康人群;(2)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 Ag)阳性患者的外周血中的IFIT3水平高于HBe Ag阴性患者;(3)Hep G2/HL-7702细胞瞬时转染p HBV1.2质粒后,IFIT3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阴性对照,同时IFN-α的干预可协同p HBV1.2质粒上调IFIT3水平;(4)在IFN-α存在的情况下,IFIT3过表达可增强肝(癌)细胞的p-STAT2水平,上调粘液病毒蛋白A(Mx A)、2′,5′-寡腺苷酸合成酶(OAS1)和双链RNA依赖性蛋白激酶(PKR)等ISGs的表达,敲低内源性IFIT3表达则出现相反的效果;(5)通路抑制剂Ruxolitinib抑制STAT2磷酸化后,在IFN-α存在的情况下,IFIT3上调Mx A、OAS1和PKR等ISGs表达的作用消失;(6)干扰IFIT3表达后,瞬时转染p HBV1.2质粒的Hep G2细胞分泌的HBs Ag和HBe Ag、HBV DNA升高。结论:本研究首次揭示了IFIT3与IFN-α在抗HBV中的相互作用机制。IFN-α和HBV均能诱导IFIT3的表达,IFIT3可通过JAK-STAT2信号通路增强IFN-α抗HBV作用,为治疗慢性HBV感染提供了潜在的作用靶点。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FRα在CRC组织中表达水平、FR+CTC在CRC患者中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关系,以及FR+CTC在晚期CRC患者药物治疗疗效评价中作用,为CRC早期防治以及晚期CRC临床诊治监控提供新的生物学分子标志物及实验依据,拟进一步改善CRC预后。研究方法:采用IHC方法检测30对CRC与相应癌旁组织中FRα表达,进行比较分析。同时通过识别肿瘤细胞表面的FRα,来定量检测的CTC
【背景】脑海绵状血管畸形(Cerebral Cavernous Malformation,CCM)系脑血管畸形疾病之一。以“头痛”为首发症状的CCM患者约占20%-52%[1,2],症状性头痛有时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但迄今相关研究甚少。目前临床上对这类患者的处理方式不一,不同处理方法的治疗结局如何尚不清楚。【目的】探讨以头痛为首发症状脑海绵状血管畸形的临床特点,了解其药物疗效、手术疗效及术后
研究背景肺癌是中国最常见的癌症并其死亡率位列各种恶性肿瘤的首位。依据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统计的数据,我国肺癌的发病率为54.75/10万人,死亡率为46.07/10万人,在各类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中高居首位,而肺腺癌已经发展成肺癌当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类型。大部分患者初诊时为晚期,治疗困难,同时有着相对较低的5年生存率。而伴随着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不断发展,这给了晚期肺腺癌患者新的希望,不过受
目的:研究血清HBsAg(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乙肝表面抗原)与乙肝免疫耐受期患者肝纤维化的关系,纳入血清HBsAg建立无创诊断模型预测肝纤维化程度并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连续收集于2010年06月至2019年01月之间就诊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病中心、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血清学标准诊断免疫耐受期并完善肝
目的分析伴IgM沉积的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03月01日~2018年10月31日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肾内科第一次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且符合IMN诊断标准的99例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根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口服硝苯地平治疗妊娠并发高血压急症的疗效即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为数据库建立至2019年12月。检索所有收录进网络数据库的相关文献,筛选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文献符合以下所有纳入标准:(1)随机对照临床试验;(2)孕妇在研究期间并发高血压急症(收缩压(SBP)≥160mm Hg,舒张压(DBP)≥110mm Hg
研究目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是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DLBCL患者中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感染率较普通人群及其他肿瘤患者高,有研究证实DLBCL的发生发展与HBV感染有关。我国是HBV感染的高发区,但是关于HBV感染与DLBCL患者临床病
目的:通过定量分析左室射血分数正常(LVEF>50%)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左心室心肌收缩期分层应变参数及同步性改变,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评价MM患者左心室心肌收缩功能及同步性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19年9月于福建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就诊且左室射血分数均正常(LVEF>50%)的MM患者(MM组)49例,其中男26例,女23例,年龄40~74岁,中位数5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合并高血压的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9月至2019年8月期间就诊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首次经肾活检病理确诊为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的患者208例,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选取187例IMN患者,根据高血压
研究目的:探索γδT细胞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凋亡与自噬的影响。研究方法:采用Ficoll分离法获取健康成年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s),同时加入1μM唑来膦酸(Zol)与400 IU/ml白细胞介素(IL)-2对其刺激诱导以获取γδT细胞,培养第1、第6与第10天时运用流式细胞术对γδT细胞进行纯度的测定。收集培养至第10天γδT细胞,与骨髓瘤细胞RPMI 8226或U266按照不同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