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双分子层脂膜的制备及锌离子跨膜输运研究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ylyf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氧化胆固醇与(卵/脑)磷脂混合作为成膜液制备双分子层脂质膜的方法,研究了制备平板双分子层脂质膜的配方和成膜条件,并对制得的双分子层脂质膜的稳定性、离子通透性、离子选择通过性能、双层膜中氧化胆固醇对通透性的影响等进行了研究。对锌离子穿透人红细胞膜的过程在机理上有了初步的了解;研究了氧化胆固醇与磷脂的不同配比对重金属离子穿透双层膜的影响。采用原子吸收技术测定了成膜后锌离子浓度的变化,同时考察了氧化胆固醇的含量及膜两侧浓度差对离子通透性的影响,研究了双层膜中离子穿透过程的机理,在实验基础上形成并验证了离子跨膜输运的数学模型。 研究结果说明,成膜在普通胆固醇/磷脂配方下不能达到满意的结果,无论如何改变外界条件成膜始终超不过7小时,而将胆固醇换成氧化胆固醇再和磷脂按照一定配比的时候,成膜时间则大大延长,可达60h左右;另外除成膜配方,成膜孔径、温度、PH值等因素对成膜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成膜孔径对膜的影响最为关键,在3mm以上的孔径时成膜比较困难,在1-3mm适当提高成膜液浓度可以改善,孔径为0.5mm左右成膜比较稳定基本都能达到40h以上,合适的几个配方如卵/脑磷脂:氧化胆固醇=4:1;3:1;2:1;1:1;2:3基本满足实验要求,配合一板多孔结构,可以保证单位时间的离子传输量的检测和计算。当温度在15-30C时能成膜,20-25℃下最易成膜,膜也比较稳定;PH在5-10左右成膜比较稳定,此范围以外成膜比较困难,但是影响程度弱于温度。不含氧化胆固醇的双层膜不能通过离子,且离子通过速度与氧化胆固醇含量相关,在一定程度内(约40%)成正比关系,而当含量超过这一数值,则速度增加的不明显;通过红外光谱分析研究证明了金属离子与氧化胆固醇的结合方式是吸附;穿透双层膜的同时,氯离子也随之跨膜输运,才使得两侧电荷趋于平衡;研究了锌离子穿透平板模拟细胞膜的动力学过程,通过计算得到了人工平板模拟双层脂质膜的传质系数和传质阻力,建立了锌离子穿透平板模拟细胞膜的动力学模型。
其他文献
光催化技术是一种在能源和环境领域有着重要应用前景的绿色技术,光催化材料尤其可见光催化剂在降解有机污染物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目前研究较多的是半导体催化剂,如何提高其对
学位
铅酸蓄电池生产过程中、排放大量含有高浓度的少量金属离子的硫酸,直接排放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采取传统的碱中和法处理,不仅费用高,而且不能回收其中大部分可利用的硫酸.
与传统型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相比,钒系化合物具有资源丰富、对环境无污染、比容量大等优势,因此有望成为新一代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通过制备微纳米结构的钒系化合物来提高其电化学性能一直是近些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简便绿色的方法,利用不同表面活化剂,成功制备出微纳米尺寸的钒系化合物:三维介孔NH_4V_4O_(10)纳米花、一维超长(NH_4)_2V_6O_(16)·1.5H_2O纳米线和一维Na_(
学位
锂离子电池具有体积小,电压高,电容量大,和无环境污染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种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汽车以及航天航空器件等方面。市场上90%以上的的负极材料为碳基材料,但是它的性
根据材料类型和点阵结构,对点阵夹层结构进行了分类简述,并从静态、动态力学性能上,分析了各类点阵夹层结构的优缺点.简要叙述了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材料、结构以及功能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