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盈余与经济增加值对企业价值相关性的比较研究

来源 :中央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ylx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关性是“决策有用观”会计目标下重要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之一,相关的会计信息能够有助于投资者评价企业过去的决策,证实或者修正过去的有关预测,因而具有反馈价值。同时还应具有预测价值,有利于投资者根据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06)第十三条对“相关性”的解释: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也就是说,会计信息是否有用,是否具有价值,关键是看其与使用者的决策需要是否相关,是否有助于做出决策或者提高决策水平。   从资本市场的角度考虑,相关性是资本市场环境下的实证会计研究的主要范畴,该范畴主要研究在资本市场环境下会计信息与股票价格之间的相关性或者是会计信息对股票价格变动(股票收益)的影响分析。即:会计信息的披露与股票价格及其波动或与股票交易量之间具有统计意义的显著相关。在信息观下,是以会计信息的信息含量来表示价值相关性的,也就体现在会计信息所提供的“信号”是否对投资决策产生影响。而计量观认为会计信息的作用在于投资者在对公司进行估值时会以相应的会计数据作为模型中的变量,从而使得会计信息对股票价格产生影响。因此,基于计量观的价值相关性研究还进一步关注会计信息是如何决定股价,赋予会计信息与股票价格之间直接的联系。可以看出,价值相关性所研究包含的内容显然要比信息含量研究更为丰富。   盈余信息作为上市公司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对其价值相关性的研究是本文的核心内容。在价值相关性研究中,盈余信息作为估值变量,可以调整投资者对股票价值的判断,这也说明盈余信息是一个“信号”,这样就可以把信息含量研究包含在价值相关性研究的框架之内。因此,本文从两个方面对价值相关性进行表述,一方面足基于信息观研究盈余信息是否能够向证券市场传递一定的“信号”,也就是判断其信息含量,另一方面是采用计量观研究该“信号”的具体内容与传递机制,分析其如何影响股票价格问题。本文利用价格模型和收益模型对价值相关性进行判断,具体来讲,首先利用会计盈余对股票价格及其变动的回归R2来判断价值相关性的大小,通常认为具有较大R2的盈余项目价值相关性更强;然后再对属于广义盈余范畴的经济增加值的价值相关性进行实证检验,并与会计盈余进行比较研究,得出相关结论。   在资本市场中,盈余信息与股票价格之间的这种关联经常被上市公司加以利用,由此便产生了盈余管理的市场动机。此外,企业首次公开募股(IPO)包装、管理薪酬契约、管理契约等也是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重要动机,有些企业为达目的甚至做出虚假陈述、内幕交易、操纵市场、欺诈等违法违规事件,上述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是扰乱了资本市场秩序,影响了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也就降低了盈余信息的相关性,使得投资者简单基于表面的盈余信息对公司股票的定价将是误导性的,易导致决策失误。当然,盈余管理仅是影响盈余相关性的一个方面,落后的会计准则、会计人员的素质、会计差错也都是影响盈余相关性的因素。我国股市的成熟度还不能与西方证券市场相比,那么在中国,会计信息在中国股票市场是否具有价值相关性?不少国内外学者采用国际学术界流行的研究方法对中国证券市场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进行了检验,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证实会计信息具有信息含量,表明会计信息对投资者是有用的。但股票市场上股票价格起伏不定,究其原因,是因为股票价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仅受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及产业政策等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同时还受公司会计信息、投资者市场预期以及市场监管等市场内部因素的影响,在这些因素中,广大投资者能够直接或频繁使用的是上市公司对外公布的盈余信息。会计系统提供的会计信息是股票市场信息的主要来源,也是广大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但是现有会计准则体系在给企业提供会计政策选择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给企业提供了盈余管理的空间,使得投资者对公开披露的会计盈余信息产生了些许质疑,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投资者不得不在接受现有的会计盈余报告框架的同时,努力寻找其他盈余指标作为参考,如:剩余收益、经济增加值、全面收益等,这些指标逐渐被人们关注和重视,其中经济增加值就是备受关注的指标之一。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简称EVA)是传统会计盈余指标的拓展,是对企业净利润进行诸多调整后的结果,是一项重要的盈余指标。经济增加值从算术角度来说就是公司资本收益与资本成本之间的差别,即公司税后净营业利润与全部投入资本成本之间的差额。一个企业只有完成价值创造过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为投资者带来财富,价值创造才是评估企业经营活动的正确指标,因此该指标更能满足衡量企业业绩的需要,也有助于投资者进行有效决策。我国国资委明确规定,从2010年起,我国中央企业将全面开展经济增加值绩效考核。虽然国资委在中央企业实施经济增加值考核办法,但主要是从业绩评价的角度推进的,如果将经济增加值纳入上市公司层面,从价值相关性的角度考虑,经济增加值是否具有比会计盈余更强的价格发现功能?是否具有更高的信息含量?在我国众多上市公司中推广经济增加值的可行性有多大?本文以2005至2008年我国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根据上市公司公开数据及思腾思特公司的权威模型对所选样本的经济增加值进行测算,并通过价格模型和收益模型,利用OLS回归来验证会计盈余和经济增加值各自的价值相关性高低,并进行比对。实证检验结果显示:   第一,在会计盈余方面,总体来看,每股收益在价格模型和收益模型中的回归系数均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价格模型样本总体Adj.R2为0.378,收益模型样本总体Adj.R2为0.331,并且两模型2006至2008年的Adj.R2均呈逐年上升趋势,表明会计盈余对股票价格及其变动具有较高且逐年增长的解释能力,具有较高的价值相关性。   第二,经济增加值方面,从价格模型总体来看,各年度样本及混合样本每股经济增加值(EVAps)的回归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表明每股经济增加值与股价显著相关,样本总体的Adj.R2为0.349,并且Adj.R2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表明解释力较高且逐年增加。从收益模型来看,样本总体每股经济增加值水平和变化的回归系数均为负值,说明经济增加值与股票收益的负相关关系。为便于比较,本文进一步将样本细化为创造价值公司和损毁价值公司,经检验后发现,创造价值公司每股经济增加值水平与变化对股票报酬率的回归系数均为正值,表明了经济增加值对股票收益的正相关关系,收益模型的Adj.R2为0.271,表明经济增加值水平及变化共同对股票收益的解释力水平尚可。而损毁价值公司的每股经济增加值水平与变化对股票报酬率的回归系数均显著为负,表明损毁价值公司股票收益对经济增加值的反向关系。从经济增加值构成要素的增量信息含量来看,通过实证检验后发现,传统收益项目CFO、Accrual的回归系数为正但不显著;经济增加值特有要素Ecost、AcctAdj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这些变量都能提供增量信息。但从总体上来看,经济增加值特有要素Ecost、AcctAdj增量信息明显,比传统项目CFO、Accrual具有更高的增量信息含量,表明经济增加值会计调整具有增量解释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计算经济增加值时进行会计调整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将上述会计盈余和经济增加值各自的价值相关性进行比较后发现,在相对信息含量方面,尽管在个别年度经济增加值的价值相关性高于会计盈余,但从总体看,经济增加值没有表现出优于会计盈余的特性;在增量解释力方面,仅在经济增加值变化及经济增加值各构成要素的增量解释力高于会计盈余,其他方面没有表现出比会计盈余更高的增量解释力。总括来看,经济增加值没有表现出比会计盈余更高的价值相关性,该结论与James L.Dodd和Shimin Chen(1996)、Shimin Chen和James L.Dodd(1997)、Biddle,Bowen and Wallace(1997)、Shimin Chen、James L,Dodd、Karen L.Fowler and ChristineA.McClatchey(2001)、刘力,宋志毅(1999)、王化成、程小可(2004)研究结论一致。因此,经济增加值对股票价格及其变动的解释力不够高,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投资者可能未参考经济增加值进行投资决策。经济增加值作为衡量公司或行业业绩及创造价值能力的关键指标是无容置疑的,但经济增加值还不能像Stern Stewart(1991)呼吁的那样取代每股收益等传统指标,其在我国作为价值衡量指标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证实。   经济增加值在价值相关性方面没有表现出比会计盈余更高的优越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应用经济增加值的环境还不很成熟,在上市公司监管、企业及投资者应用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第一,尽管国资委从2010年起在中央企业全面推广经济增加值考核体系,但毕竟属于国有资产监管部门对国有企业的系统内监管,仍然属于内部应用的范畴。经济增加值在企业业绩考核及经理人薪酬激励方面的应用也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实际实施效果还需要实践检验,进而在资本市场上推广需要更长的等待期。并且中央企业全面实施经济增加值考核体系并不代表在我国全部企业中推广该体系,目前我国只要求上市公司披露按照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告,不要求提供经济增加值指标,对经济增加值没有形成强制性统一披露规范,企业也不会自愿对外公开披露经济增加值。而且我国的财务分析师市场尚未完全建立,虽然经济增加值指标有助于加深广大投资者对“业绩”的理解,更加注重收益的质量,但中小投资者没有能力通过自己的计算来获取相关信息,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要求企业将经济增加值指标作为会计盈余的补充指标加以披露就显得十分重要。第二,对于投资者来讲,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上投资者的投机氛围较重,除一些机构投资者外,大多数投资者对经济增加值并不熟悉,没有真正的参考企业创造价值能力来进行投资,股价并没有充分反映企业创造价值的大小,甚至有些股票股价脱离了价值,从而导致经济增加值价值相关性不高,也就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增加值的推广应用。第三,在公司内部应用上,大多数公司都争取获得高于最初财务目标的利润,并且按照利润额或每股盈余的增长情况给管理者以奖励,导致经济增加值应用渠道不够畅通。同时,有些企业管理者没有树立对经济增加值的正确认识,管理者自身仍遵循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而没有将经济增加值作为一套完整的价值管理体系,从而降低了经济增加值的应用功能。   另一方面经济增加值体系自身存在的问题也影响了该指标的价值相关性。具体表现在:第一,计算经济增加值所涉及的一些项目是建立在一定假设基础之上得到的,并且各项假设并非是通用的,不一定适用国家间的不同市场,如:资本市场的有效性等。第二,经济增加值是由剩余收益指标演进得到,剩余收益的思想由来已久,但对经济增加值研究应用的历史较短。虽然在国外应用较多,在公司价值分析中已取得了较多的成果,但经济增加值理论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我国对经济增加值的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实际操作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经济增加值与在政府各项制度框架下披露的会计盈余相比还缺乏足够的权威性。第三,经济增加值计算较为复杂,有诸多的调整项目及假设,从而导致不同机构或人员对同一公司经济增加值的计算会产生不同结果。因此,计算经济增加值的复杂性导致该体系难以推广。   通过本文的实证检验,经济增加值在价值相关性方面没有表现出比会计盈余更高的优越性,因此,本文在质疑经济增加值在资本市场的推广价值的同时也发现,经济增加值在企业业绩评价及衡量创造价值能力等方面确实有优于其他指标的地方,其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另外,国资委在央企中推广经济增加值体系是在资本市场应用的基础,在后期实际应用过程中,如果经济增加值比其他指标能更好的衡量企业业绩,该体系会逐步得到资本市场的接受与投资者的认可,从而能够提高该指标对股价的影响程度,逐步增加该指标的价值相关性。再进一步,如果未来能够建立一套统一规范的经济增加值披露体系,投资者通过公开披露直接得到该指标,并通过经济增加值发现真正高成长型上市公司进行投资,将在规范投资者行为,提高资本市场效率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应注意到,在国有企业实施经济增加值考核体系实施效果尚不明确的情况下,形成统一的披露体系还有待时间和实践的双重检验。   本文以国资委从2010年起在中央企业全面实施经济增加值考核体系为契机,从价值相关性的角度,利用近几年最新的会计数据将会计盈余与经济增加值对企业价值相关性进行全面比较,探索经济增加值在上市公司推广应用的可行性,供投资者外部应用,进而将经济增加值体系推广到企业“内外并用”,并提出建立一套规范的经济增加值披露体系的构想,但同时需要注意经济增加值应用环境及该体系自身存在的问题。由于本文仅计算了2005-2008年样本公司的经济增加值,考虑到滞后因素,仅对2006-2008年三年的样本公司进行实证检验,样本期相对较短不一定能全面反映盈余项目的价值相关性及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在未来下一步的研究中,应根据未来年度上市公司公开数据,按照统一口径连续计算未来年度的经济增加值,以便进行“长窗口”检验分析,以经济增加值业绩评价功能为基础,进一步深入分析其价值相关性,探寻经济增加值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力以及投资者对经济增加值指标体系的认可度。   本文研究框架共七章,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第一章主要介绍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内容安排及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及不足。第二章是对国内外文献进行回顾,包括会计盈余和经济增加值的文献回顾。第三章主要介绍会计盈余和经济增加值的理论基础,包括公司盈余及盈余质量的基本理论、经济增加值的理论基础及概述(定义、公式、功能、主要调整项目等)、企业价值相关性的理论基础以及其他盈余指标的介绍。第四章主要阐明数据来源与模型选择,包括样本的选取及相关假设,选择模型和变量以及经济增加值计算中的有关界定及说明。第五章主要是进行会计盈余对企业价值相关性的实证检验,包括本章模型与假设,样本与变量,描述性统计,经验分析及结果等。第六章是进行经济增加值对企业价值相关性的实证检验,包括本章模型与假设,样本与变量,描述性统计,经验分析及结果等。第七章是将会计盈余与经济增加值的价值相关性进行比较,得出有关结论及启示,主要内容是将两者经验证据及结果进行比较,然后分析经济增加值体系的应用及推广价值,以及本论文存在的问题及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其他文献
信息技术企业的职业健康和安全生产问题有别于传统制造业,其危险源的辨识具有很强的行业特征,在预防和应对上并没有现成可依的规程制度。本文通过对艾默生公司的案例分析,尝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市场的环境在发生着飞速的改变,竞争也愈演愈烈,对于企业来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并获取长期发展,企业必须拥有清晰的客
地震灾害是不受人们控制的,地震灾害造成的破坏是极大的,合理的抗震设计理论能保证桥梁结构安全可靠.本文以桥梁抗震设计为分析对象,介绍了常见桥梁震害,阐述了桥梁结构抗震
近年来,我国的电力企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电力企业要想实现其经济效益就需要对电能采取计量措施,因此,电能计量是否准确将直接关系到电能用户和电力企业的经济收益.电能计量
衍生金融工具近年来因其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而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特别是金融危机的发生,使人们对衍生金融工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虽然衍生金融工具在危机中表现出了巨大的破
本文基于企业基本情况、企业经营情况、主要竞争对手介绍的基础上对公司发展规划和未来三年主要财务指标进行了预计,并对公司经营性资金和投资性资金等资金需求情况进行了分
10kV配电线路作为保障人们生活和工业正常生产的重要电力基础,具有规模大、涉及范围广和配电线路复杂的特点,其作为配电网系统的关键部分,关系着电能的正常供应和人们群众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人才战略逐渐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知识的传承、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保持都需要企业人才的支持,企业所拥有的员工
海铁联运作为多式联运的重要形式之一,其在降低供应链成本,促进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并且这种优势在中、长距离陆上运输中显得尤为突出。发展集装
随着我国轨道交通技术的进步,铁路工程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铁路运输在我国交通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铁路道床病害是影响我国铁路正常使用的主要病害类型之一,尤其是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