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文明是在促进工业发展的同时,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同步发展的区别于工业文明的人类文明新阶段。生态文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是根据生态文明内涵及要求,对区域进行全方位的量化评价,明确其建设水平的评价方法。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符合地方特色的指标体系,有利于推进各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通过对沈抚新城进行生态建设时间序列分析,评价其2006~2015年的生态建设水平,并与沈阳市、抚顺市进行比较,分析同城化进程中两市对沈抚新城的影响;在对浑河沈抚新城段水质、生态分析基础上,定位河流功能,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修复方案。得到如下结论:(1)2006~2015年沈抚新城生态文明发展趋势呈现上升趋势,2006~2010年为上升状态,2011~2015年处于较高水平的波动状态。(2)沈抚新城建立初期生活水平偏低,在沈抚两市对其的拉动作用下,有所改善,沈抚同城化,加强了城市间的协作与影响,对生态文建设有一定的推动作用。(3)沈抚新城的城市内河浑河沈抚段内的十河一渠可根据自身状况分为保护型河流:蒲河、杨官河上游段、干流高坎-新立堡段;修复型河流:友爱河、李石河、白沙河、杨官河下游段、塔峪河、中马河、泗水河、浑北灌渠;重建型河流:旧站河和满堂河、白沙河断流的支流,李石河断流的支流和泗水河断流的支流。(4)对保护型河流采取的治理措施为: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定期检查河流治理状况;对区域内珍惜动植物做动态监测。(5)对修复型河流采取的治理措施为:利用上游大伙房水库调节生态流量;减少人为干扰;恢复岸边植被;推进全流域节水,遏制生态缺水。(6)对重建型河流采取的治理措施为:恢复河流自然蜿蜒性;建立生态护岸;恢复水量;改善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