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瘦肉精”赛庚啶免疫检测技术的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NDY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药物的违规使用严重的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继“瘦肉精”盐酸克仑特罗的禁用,新型“瘦肉精”赛庚啶的违法使用问题显现,造成新的食品安全问题。赛庚啶是一种人用抗过敏处方药,在动物饲料中的违法使用,可以起到类似“瘦肉精”盐酸克仑特罗的效果,被誉为新型“瘦肉精”。以儿童与老人为最敏感人群,高浓度的赛庚啶会导致昏迷甚至死亡。因此,国内外均严禁赛庚啶等人药的兽用,中国农业部也于2010年12月27日发布1519号公告,严禁在饲料和动物饮水中使用赛庚啶。基于抗体的免疫学检测技术具有灵敏高、特异强、快速、简便的优点,具有现场快速实时定性、高通量筛查的优势,已广泛应用于药物残留检测。而对于新型“瘦肉精”赛庚啶尚无免疫学检测方法的报道,作为动物检验检疫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研发赛庚啶免疫检测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赛庚啶为研究对象,通过结构改造,人工合成半抗原,免疫动物后制备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建立免疫检测方法。研究结果如下:1.半抗原的改造和人工抗原的合成:本实验成功合成了赛庚啶人工半抗原,2-甲基-4-(5H-二苯并[a,d]环庚三烯-5-亚基)哌啶乙酸。并采用核磁氢谱和质谱对其结构进行验证,将赛庚啶半抗原分别与三种载体蛋白KLH、BSA和OVA进行偶联,成功制备得到两种完全抗原CYP-KLH和CYP-BSA,以及包被原CYP-OVA。2.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间接竞争ELISA方法的建立:用赛庚啶人工抗原CYP-BSA进行小鼠免疫得到的多抗血清效价约为10000以上,1号小鼠为64000-128000倍之间,2号小鼠为128000倍,3号小鼠为32000-64000倍之间,多抗血清对赛庚啶的半数抑制率IC50,1号鼠为0.02μg/mL,2号鼠为93.95μg/m L,3号鼠为2.53μg/m L,多抗血清对赛庚啶半抗原的IC50,1号鼠为0.032μg/mL,2号鼠为1.61μg/m L,3号鼠为0.492μg/mL,多抗血清的交叉反应率,1号鼠为160%,2号鼠为1.71%,3号鼠为19.4%;用赛庚啶人工抗原CYP-KLH进行小鼠免疫得到的多抗血清效价,1号小鼠为16000倍,2号小鼠为8000-16000倍之间,3号小鼠为8000-16000倍之间,多抗血清对赛庚啶的半数抑制率IC50,1号鼠为2.685μg/m L,2号鼠为2.328μg/m L,3号鼠为2.999μg/mL,多抗血清对赛庚啶半抗原的IC50,1号鼠为0.242μg/m L,2号鼠为0.261μg/mL,1号鼠为0.132μg/m L,多抗血清的交叉反应率,1号鼠为9.01%,2号鼠为11.2%,3号鼠为4.40%。3.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性质分析:通过PEG将小鼠脾脏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制备杂交瘤细胞。细胞融合率在25%-30%之间。细胞融合后一周,用间接法检测6块96孔细胞培养板的上清液,共获得58个阳性孔。通过对杂交瘤细胞的筛选和亚克隆,未能获得稳定分泌抗赛庚啶药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
其他文献
本文从柴油机拉瓦问题的产生机理出发,总结了处理S1110柴油机拉瓦问题的经验方法,并基于分析指出,设计改进和工艺控制是解决拉瓦问题的关键.
苏丹红Ⅰ(SudanⅠ)常用于工业染料,现被一些食品企业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由于苏丹红Ⅰ食用后在相应酶的作用下,在体内产生致癌物质,对人体具有十分严重的危害,因此,我国及欧
“学以成人”是明年世界哲学大会的主题。谈论这一历久弥新而颇具深度的命题,是日新月异的时代抬高了“学”的基石,科技的膨胀要求文化之“芯”高度匹配,不仅“学”的变化聚集成
报纸
结合作者多年来地县供电企业科技成果培育的实践经验,从研究开发费用投入、科研成果质量、成果培育、成果管理等方面分析了当前地县供电企业科技成果培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
在当前温室效应愈演愈烈的背景下,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并不是那么简单,还需要政府、企业、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本文首先分析了低碳
针对工程建设项目管理难度大的问题,本人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全过程管理模式进行了思考和探讨。本文的核心是从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模式出发,对工程建设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