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联合国于2012年提出以"幸福感"替代GDP,作为衡量国家发展程度的主要指标,我国在近几年也逐渐认识到不能仅以GDP为衡量我国城市发展程度。幸福感受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影响,所处地区、时代以及家庭和社会环境都会产生不同的幸福观。我国现处于急速的转型过程,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新观念与旧观念相互冲突碰撞,使不同区域的经济、文化,乃至个人心理层面出现断裂,致使我国区域幸福感明显带有地域色彩,具有明显的"俱乐部特征"。Judge等学者在1997年提出核心自我评价重要人格指标,主要是个体对自身能力和价值所认定的最基本评价,这样的评价强烈的影响着个体的外在行为和内在心理,也可以左右个体对生活的态度和做事的风格。全球经济化迅猛发展,我国的发展速度也非常指快,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但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职员在生活工作中所感受到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个体的身心健康也不断出现问题,对生活的满意度、工作的满意度以及主观幸福感等问题也受到更多的关注。关系型自我构念则是描述个体与他人的亲密关系,是一种更为全面具体的自我结构。国外对自我构念的研究较对,大多数以集体主义为代表的依赖型自我构念和个人主义为代表的独立型自我构念为主,我国针对关系型自我构念区域差异的相对较少。关系型自我构念在不同区域下,所体现的亲密关系也不同,可以作为一种跨文化的概念,广泛的应用与不同区域经济文化背景下进行相关研究。基于研究背景,本文选取了核心自我评价、主观幸福感和关系型自我构念作为本课题的研究变量。对以往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建立研究模型,提出研究假设。本文主要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定以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学教师作为研究样本,获得实证研究数据,采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与"关系型自我构念量表"等量表通过"问卷网"和纸质问卷发放并收集问卷,经过严格筛选获得有效问卷238份,其中北京地区114份,延边地区124份,并对其进行了实证统计分析。实证研究中可以得出,中小学教师核心自我评价对主观幸福感有直接影响,影响特别强烈;关系型自我构念在核心自我评价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起到强化作用;延边地区教师关系型自我构念显著高于北京地区教师,北京地区与延边地区中小学教师核心自我评价与主观幸福感没有明显差异;关系型自我构念对核心自我评价对主观幸福感的强化作用;北京地区教师的关系型自我构念对核心自我评价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的强化作用高于延边地区教师的关系型自我构念对核心自我评价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的强化作用。从而针对不同地区提出提高主观幸福感的建议如下:(1)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都应拥有积极的自我观念;(2)提高发达地区与他人的亲密关系;(3)为欠发达地区提供相关政策。最后,提出本课题的不足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