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活动造成的生境破碎化是当前生物多样性丧失及物种灭绝的重要原因,但其影响机制尚不明确,于2014年9月-2015年11月对白马雪山区域1192户当地社区居民做了访查,试图从多方面探讨人类因素与黑白仰鼻猴及其生境变化间的相互关系,希望完善黑白仰鼻猴保护体系。白马雪山区域历史上至少存在过17群黑白仰鼻猴,其中纳古、夺通两群灭绝于80年代,阿东、义用两群灭绝于2000年前后,而巴美猴群数量明显增长。白马雪山区域猴群的实际利用生境面积为418km2(X=5.10,SD=7.89),仅占理论适宜生境面积的29%;其生境破碎化指数(Fi=15.9)较高,但分离度指数(Ni=0.08)较小。研究区域共涉及牧场斑块329个,其中猴群周围140个;灭绝猴群周围(2km)的牧场斑块多于增长猴群(χ2=225.36,P<0.05)。同时,与增长猴群相比,灭绝猴群受到更多方向的牧场干扰,且灭绝猴群距离牧场的距离更近。灭绝猴群周围的耕地斑块数多于增长猴群(χ2=96.28,P<0.05);且灭绝猴群周围的道路通达性更强。当地社区居民的一妻多夫比重降低,家庭规模缩小,家庭数量增加,直接影响当地社区居民对建材和薪柴等资源的消耗,间接威胁猴群及其生境。2000年以前当地社区居民的家庭规模呈增长趋势,2000年后家庭规模逐渐变小。一妻多夫婚配体系92%集中在45-70岁之间,随着经济的发展,一妻多夫的比重呈下降趋势,从空间分布来看收入水平高的区域一妻多夫的比重明显低于收入水平较低的区域。保护区的建立加强了当地社区居民的保护意识。低海拔地区社区居民对保护区(5.7<7.05)(χ2=35.65,P<0.001)和黑白仰鼻猴(6.34<8.40)(χ2=37.249,P<0.001)的相关知识得分均小于中高海拔。年龄小的社区居民保护意识相对较差(χ2=14.79,P<0.05);女性的保护意识得分低于男性(χ2=71.79,P<0.001);受教育程度不同的社区居民的保护意识得分没有差异(χ2=5.78,P>0.05)。规范和引导当地社区居民的农牧业生产活动,科学的规划道路建设,尽可能的减少猴群活动周边破碎的牧场和耕地斑块的干扰;稳定和维持较大的家庭规模;调动当地社区居民的主动性有利于黑白仰鼻猴及其生境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