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的社会公正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对资本主义不公正现象进行批判的基础上,阐明了社会公正的内涵及主要特点,并指出实现社会公正的主要途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社会公正不仅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也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出现了一些不公正的现象,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贫富差距。贫富差距的扩大危害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民主政治的进程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我们应当以马克思社会公正思想为指导,探寻解决我国贫富差距问题的现实途径,力求实现社会公正与和谐。本文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马克思的社会公正思想做了全面的梳理和概括。首先对马克思社会公正思想产生的理论和现实背景进行历史考察,阐明了马克思社会公正思想是在吸收以往思想家公正思想合理成分的基础上,根据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实践需要,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不公正现实的揭露而产生的。其次论述了马克思社会公正思想的外延、内涵及主要特征:马克思的社会公正思想主要由经济公正和政治公正构成,贯穿于其中的基本理念是自由、平等和民主,其鲜明特点是公正的历史性与现实性的有机融合、公正系统性与开放性的相互协调以及公正理想性与全人类性的最终实现。最后文章指出马克思社会公正思想对当代中国的指导意义,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思想的理论源泉,也是中国学习吸收其它公正思想的借鉴标准,同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第二部分论述了目前中国的贫富差距问题的现状并对贫富差距的程度进行了界定和分析。论文首先介绍了贫富差距的概念及衡量标准,从城乡之间、城乡内部、区域之间以及行业之间四个方面入手,描述了我国贫富差距问题的主要表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历史和现实层面分析了我国贫富差距问题的成因以及贫富差距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所产生的危害。最后,论文对我国贫富差距问题的现状及程度进行了评析,明确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度贫富差距存在的必要性,并指出虽然我国贫富差距扩大幅度过快应当引起注意,但目前的贫富差距并不是两极分化。第三部分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公正思想的指导下,对如何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正进行了路径探析。在经济方面,要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大力发展生产力,通过调整经济结构,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居民收入均衡增长。在政治方面,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同时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厘清政府与市场及社会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还要通过完善法制和监督体系,破除权力腐败,实现社会公正。在社会方面,首先要推进教育资源均等化战略,通过加大对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建立公平公正的教育评价体系来促进教育公平;同时要加快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建设,通过扩大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加强对社会保障体系的制度设计、大力发展社会慈善事业等途径发挥社会保障制度在维护社会公平公正方面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