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方法研究过渡金属催化含C=X键化合物碳碳键构筑的反应机理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20108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有机合成领域中,通过过渡金属的催化构筑C-C键具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含C=X键的有机化合物无处不在,通过催化含C=X键的化合物构筑C-C键可以为构建有机小分子提供重要的途径。虽然该类型的反应近年来有着令人瞩目的发展,但其中相关的反应机理尚有不明确的地方,比如对与关键的成键过程存在着重要的机理问题,制约了未来相关合成转化的设计和发展。而通过理论计算的方法探究反应的机理是获取机理信息的一种有效的手段。本论文针对过渡金属催化含C=X键的化合物发生C-C键构筑反应进行了机理方面的研究。论文的第一部分概述了通过过渡金属催化两种含C=X键底物构筑C-C键的方法包括:交叉偶联以及烯烃的双官能团化构筑C-C键。另外针对C=X底物,我们选取了多种与研究课题相关的过渡金属催化含C=C键以及C=O键的底物进行介绍。最后对量子化学计算方法进行了简介。论文第二部分对Cu催化配体决定的区域选择性可控的烯烃硼化烷基化的反应进行了机理上的研究。研究发现反应分为迁移插入,氧化加成以及还原消除三个步骤,其中氧化加成为决速步,而迁移插入为区域选择性决定步。烯烃上的取代基,配体上磷的取代基以及Bpin之间的空间位阻决定了反应的区域选择性。论文第三部分对Ni催化酰胺与甲苯衍生物的交叉偶联反应进行了机理上的研究。其结果表明前人提及的涉及单电子转移(SET)和从Ni(Ⅳ)-iC3F7中间体生成iC3F7自由基的过程并不优势,而通过iC3F7I与Ni(Ⅱ)中间体之间的碘原子转移(IAT)过程是最优势的反应路径。论文的第四部分对Ni催化酰胺的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的反应进行了机理研究。我们发现反应的机理分为氧化加成,转金属化以及还原消除三个步骤。其中无机碱络合辅助转金属化的过程,在转金属化的过程中K3P04充当路易斯碱与底物PhBpin络合成K3PO4-PhBpin化合物,发现了无机碱络合辅助转金属化的过程。在氧化加成发生之后,H2O与氧化加成的后体发生H转移的过程并之后与K3PO4-PhBpin发生转金属化作用。而N-Boc保护基通过削弱底物的C-N键的强度从而促进反应第一步氧化加成的进行。论文的第五部分对钯催化苯并环丁酮与硅烷σ键交换反应进行了机理上的研究。反应经历连续的两步氧化加成以及两步还原消除生成异种交换的产物,其中底物的氧化加成性能与甲硅烷基的反位效应决定了反应的化学选择性,并且从反位效应的角度阐明了化学选择性的控制因素。而底物与催化剂Pd之间的芳基-Pd相互作用控制了苯并环丁酮底物C-C键活化的区域选择性。
其他文献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带动了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也给传统的成人教育教学模式带来广泛的冲击。如何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结合成人学习者的特点,更好地发挥新技术的优势,使
感染性心肌病的发病率高,一旦出现感染性心肌病患者预后极差。虽然关于感染性心肌病有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但其发病机制、治疗等方面仍存在居多争议。本文就感染性心肌病的发病
研究了基于一片DSP(TMS320F240)控制的双余度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驱动控制系统,详细介绍了系统DSP控制器的硬件电路设计,实现对电动机的位置、速度和电流的检测,给出了系统软件设计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冬青属苦丁茶冬青(Ilex kudingcha C.J.T seng)与5个近缘种和一形态居间物种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1)7种冬青属苦丁茶植物的叶表皮
在信息文明条件下,教育必然产生从工业化教育向信息化教育的转变。这是一个质的变化。信息化教育就是新教育,它的本质是为学习服务。新教育确立了教育的买方市场,即要从“以教定
目的了解大渡口辖区内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为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2012年辖区内2家市政供水单位每月1次在全区13个采水点采取末梢水常规分析
对辐流洁净室全区域风速变化情况进行测试,探讨其在空态下风速检测的具体方法,以期获得辐流气流组织形态,阐明辐流洁净室气流组织的置换特征,为后续研究打下基础。
目的: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中,仍然有患者出现优质胚胎多次移植失败的情况,提高此类患者的移植成功率是业界为之努力的目标。本课题通过对反复移植失败再次行激素替代冻融胚胎移植
以1-乙基-3-甲基咪唑磷酸二乙酯([Emim]DEP)、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Emim]Ac)为研究对象,考察两种离子液体(IL)对酶法降解纤维素过程的影响。采用超声辅助离子液体溶解纤维素,[Emim
开埠后的近代上海,曾一度疫病流行。在恶疫肆虐、流民踵丧的同时,也成就了一批擅长治疗疫病的海派名医。他们上承江南温病学余绪,旁纳西方医学新知,立足地域条件之特殊,突显出海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