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通过文献查找,梳理古今医家、医学对肾病和失眠的研究,探究肾病伴失眠的理论阐述。2通过对肾病科患者的临床资料、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失眠类型、中医四诊信息的收集并进行统计分析,总结肾病患者失眠的影响因素和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并探究其中医机理。3综合文献和临床研究,在中医理论的基础上探讨肾病患者失眠的机制,以期为临床对肾病患者失眠的诊疗提供思路方法,并对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次研究分为文献研究和临床研究两部分。文献研究是通过查阅近年来相关的古代至现代医学著作和期刊杂志,认真分析、思考肾病伴失眠患者的理论阐述。临床研究是通过对纳入符合标准的108例肾病科住院部肾病伴失眠患者资料信息采集,依据采集的中医四诊信息判断肾病科患者失眠的中医证型,通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判定肾病患者失眠的失眠程度和失眠类型。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探讨肾病患者失眠的影响因素、临床特征、失眠类型分布、中医证型分布及其中医机理。结果:1临床研究结果1.1肾病科患者失眠的患病率情况:肾病科患者的失眠患病率高达75.52%(108例),说明失眠是肾病科患者的常见伴随病症。1.2肾病科患者的PSQI评分结果:(1)PSQI平均总分14.35±3.57分,其中11≤PSQI≤15分者61例(56.48%),16≤PSQI≤21者35例(32.41%),说明肾病科患者的失眠严重程度以中度和重度失眠为主(合计达88.89%);(2)符合纳入标准的108例患者中给予了催眠药物治疗者仅19人(17.59%),说明肾病科针对其患者存在的失眠的相关治疗较少;(3)不同年龄段失眠患者其失眠程度均在中等以上,且以75岁及以上的PSQI总分最高,各年龄段失眠患者的PSQI评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肾病科失眠患者的失眠程度在年龄段上以老年患者最重;(4)在不同病程上,以两年以上病程的肾病伴失眠患者PSQI评分最高,各病程肾病伴失眠患者的PSQI评分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表明肾病科失眠患者的失眠程度基本随病程的延长而加重;(5)在不同中医证型上,成分Ⅰ睡眠质量、成分Ⅱ入睡时间、成分Ⅲ睡眠时间、成分Ⅳ睡眠效率及PSQI总分在各中医证型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或P<0.01),其中以心肾不交证在成分Ⅰ、成分Ⅱ、成分Ⅲ及PSQI总分上评分最高,其次为心脾两虚证,说明肾病科患者的失眠以心肾不交证的睡眠质量最差,入睡困难和早醒的程度最重,其次为心脾两虚证。1.3肾病科患者失眠的中医症状及中医证型分布特点:肾病科失眠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依次为心肾不交证66例(61.11%),心脾两虚证19例(17.59%),心胆气虚证11例(10.19%),痰热内扰证7例(6.48%),肝郁化火证5例(4.63%)。中医症状出现频率前五位由高到低依次为的为心烦不寐69例(63.89%),神疲体倦67例(63.89%),早醒66例(61.11%),腰膝酸软65例(60.19%),易醒63例(58.33%),说明肾病科患者的失眠以心肾不交证多见,临床表现不仅存在夜间睡眠障碍,还伴随有神疲体倦、腰膝酸软等日间功能障碍。1.4肾病科患者失眠类型的分布特点:肾病科患者失眠类型的分布情况为入睡型失眠为25例(23.15%),睡眠维持型失眠17例(15.74%),多梦型失眠5例(4.63%),早醒型失眠35例(32.41%),彻夜不寐型失眠26例(24.07%),其中早醒型失眠者所占比例最高,彻夜不寐型失眠者次之,说明肾病科患者存在各种类型的失眠,但以早醒和彻夜不得眠的临床表现更为突出。1.5肾病科患者失眠类型在不同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肾病科患者失眠类型在不同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分析结果显示,存在早醒型失眠的35例患者中,以心肾不交证最多见(23人,65.71%);存在彻夜不寐型失眠的26例患者中,以心肾不交证最多见(21人,80.77%)。2中医机理研究结果2.1失眠是肾病科患者的常见症、突出症,肾病与失眠有着密切关系,肾病可以引起失眠,失眠也会导致肾病病情辗转难愈,本研究得出“水火不济”理论是肾病伴失眠的主要病机。肾藏精,肾之阴阳为五脏阴阳之本,肾为病,一则肾精亏虚,不能补益脑髓,肾精不足以化气生血养神,神机运转失常,人体会出现痴呆、失眠、喜怒无常、情绪低落等异常表现;二则机体阴阳失调,阴阳不交导致失眠;三则心肾之间的升降平衡被打破,心肾不交,水火失济,则会出现不易入睡,心悸,甚至彻夜难眠等表现。2.2肾病科患者失眠的临床特征不仅表现为心烦不寐、早醒、易醒、入睡困难等夜间睡眠障碍,还存在明显的神疲体倦、腰肢酸软、健忘、耳鸣等日间功能障碍,而肾病患者日间功能障碍和夜间睡眠障碍与肾气、“五神”、情志密切相关,“五神”的改变是肾病患者失眠的内在因素,情志不畅是肾病患者失眠的促发因素,肾气的充盈与否是肾病患者失眠的临床特征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中医理论的基础上,肾病患者失眠的临床特征可总结为“昼不精,夜不瞑”。2.3肾病伴失眠患者在不同年龄段中以老年患者最多见且睡眠质量最差,其中医机理是老年人体质多虚,生理功能日渐衰退导致气血亏虚、肾阴不足。一方面老年人身体机能不足和生活经历较多,忧思太过,损伤心脾,营血衰少,血不养心,神不归舍而导致失眠。另一方面老年人肾脏衰弱,肾阴不足,肾阴不能充养五脏,导致心阴不足,心不藏神,神不安则不得眠。2.4肾病科失眠患者在不同病程中,两年以上病程的肾病患者睡眠质量最差,其中医机理是病程越长的患者,久病损伤肾阴,耗气伤血,情志不畅等郁而化火,扰动心神,导致失眠。2.5肾病科失眠患者中医证候分布以心肾不交证多见,其累及的脏腑主要是心和肾,心肾精血同源、精神互用、君相安位、水火既济的关系影响机体睡眠。心肾不交证的失眠患者睡眠质量最差,睡眠效率最低,其次为心脾两虚证。在中医上理解为,心肾不交证的失眠患者,因机体患有肾病,营卫的生理状态被打破,卫不入阴,故表现出睡眠时间的整体减少,久久不能入睡或入睡后易醒,导致睡眠质量较差。2.6肾病科患者失眠类型以早醒型和彻夜不寐型居多,且以心肾不交证型为主,早醒型失眠的主要机理是阴不纳阳,阳出于阴过早,导致人体早醒。彻夜不寐型失眠的主要机理是肾病患者难以保持阴阳的动态平衡,肾病患者肾阳虚,阳无力入阴;或肾阴虚,则阳相对亢盛,阳不入阴;或阴阳亏虚出现病理产物阻碍了阳入阴的通路,阳不入阴,导致肾病患者彻夜不寐。结论:1失眠是肾病科常见症、突出症,“水火不济”理论是肾病患者失眠的主要病机。2肾病科患者失眠的临床特征不仅表现为心烦不寐、早醒、易醒、入睡困难等夜间睡眠障碍,还存在明显的神疲体倦、腰肢酸软、健忘、耳鸣等日间功能障碍,在中医理论的基础上可总结为“昼不精,夜不瞑”。3肾病科患者的失眠在不同年龄段中以老年患者最多见且睡眠质量最差,其根本原因是老年人体质多虚,生理功能日间衰退导致气血亏虚、肾阴不足、心肾不交。4肾病科患者在不同病程中,两年以上病程的肾病患者睡眠质量最差。5肾病科患者失眠的中医证型分布以心肾不交证多见,睡眠质量最差,睡眠效率最低,其次为心脾两虚证。6肾病科患者失眠类型以早醒型和彻夜不眠型居多,并且以心肾不交证型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