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楼梦》一直以来都被当作中国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吸引了许多翻译家投身于这部伟大小说的翻译事业中。饮食文化是《红楼梦》的重要内容,也是《红楼梦》翻译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本文试以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为理论指导,选取霍克斯译本中饮食词语的翻译作为研究对象,研究霍克斯在《红楼梦》的饮食词语翻译过程中是否取得了功能对等。功能对等是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提出的翻译理论。他认为翻译是从语义到语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信息,即译文读者应当能够基本上按照原文读者理解和领会原文的方式来理解和领会译文。本论文作者对《红楼梦》中出现的饮食词语按照菜肴、汤、粥和点心进行分类,其中这四大类下面又有更详细的分类,以期对饮食词语有整体了解。进而作者将饮食词语按照其命名方式进一步进行分类,即原料命名,制作方法命名,典故命名这三种方式,通过这种分类,按照菜肴、汤、粥和点心的顺序,描述并总结了这些饮食词语各自的特点以及在《红楼梦》中的功能,结合功能对等对这些例子进行定性分析。最后总结了本论文研究取得的成果及不足之处和未来展望。通过以上分析和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从功能对等角度来说,除了一些特殊的中国文化负载词语,霍克斯翻译的《红楼梦》中的饮食词语在很大程度上传达了原文内涵,译文中的饮食词语在译文中基本达到了与原文中饮食词语在原文中同样的功能;2.霍克斯的翻译与中文饮食名称组成相差较大,对许多中国饮食文化进行了新的阐述,侧重于用母语思维将饮食名称翻译出来。这样的翻译可以让目的语读者更容易理解《红楼梦》这部鸿篇巨著,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看,有利于中国饮食文化更好的走向世界。本文的研究结果将给文学翻译中的饮食词语翻译提供很好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