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施氏鲟是黑龙江特有的经济鱼类,目前已成为重要的养殖品种。鲟鱼最有价值的产品是鱼子酱,随着养殖技术的提高和生产规模的扩大,通过人工养殖获得鲟鱼子酱已成必然趋势。对施氏鲟性腺发育和性别控制的研究,是解决鲟鱼养殖过程中人工繁育和全雌化生产的基础和必要手段。本文采用组织学、生物化学及放射免疫学等方法,对不同发育时期施氏鲟的性腺组织、外源性激素诱导后血液和组织中性类固醇激素、及雌性化比率进行观察和测定,同时也探讨了人工养殖条件下施氏鲟的雌雄比率。 人工养殖条件下,施氏鲟血液中睾酮(Testosterone,T)的含量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从1龄到4龄T含量是处于上升状态,到5龄时表现了下降趋势。雌二醇(17β-estradiol,E2)与T含量有所不同,在1龄时维持较低水平,到2龄时仍保持较低的水平,2~4龄E2水平缓慢上升,4~5龄E2水平快速上升。雌性亲鱼可达到904pmol1·L-1,雄性亲鱼的E2水平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内。 施氏鲟性成熟晚,性腺发育时间较长,雌鱼成熟需9~11年,雄鱼则为6~7年,而人工养殖的雌鱼性成熟提前1~2年。鱼苗出膜12天,在其肾管区下方可见有一棒状突起,由上皮细胞构成,为生殖腺原基。至六月龄时性腺切片可见原始生殖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分裂后发育为性原细胞,但在显微镜下无法判断其雌雄。七月龄后显微镜下可以看到不同性别性腺结构某些特征,组织学可以观察到明显卵巢结构和精巢结构。性腺二期是性腺中脂肪大量积累的阶段,同时也出现了大量的初级性母细胞,此阶段发育时间较长,可长至数年。性腺三期性腺增生较快,脂肪消耗的速度加快,性腺重量明显增加,横切面上性腺组织面积扩大。精巢外型展开为两端尖细的长梭形,淡红色、黄色或上有青色斑,由鳔前1/3处至泄殖腔前。卵巢中脂肪消耗较快,色素和脂肪集中于卵巢中、侧部,性腺组织上分散血管,性腺细胞贴附在脂肪上,脂肪裹着性腺组织,后者呈橘瓣状或指状交叉重叠。性腺四期雌雄性腺极易分辨,已接近生理成熟。精巢还残存着一些脂肪,上面分布大量血管使整个精巢呈粉红色,此时表面可见精子,输精管变粗,内已有少量的精子。卵巢体积很大且脂肪全部消失,剖开腹壁及可见到有透明薄膜包裹的大量的卵细胞,卵细胞长轴直径在2.5~4mm之间。性腺五期鱼体腹部胀大而松软,此时性腺达到生殖成熟。轻按腹部有泄殖孔流出乳白色的精液或黑褐色的卵。性腺六期为退化期,其内的发育成熟的性腺细胞被排出或自然吸收。卵巢体积因产卵而显著减小,颜色暗淡,松软萎缩,其内残留滤泡和第Ⅳ、Ⅴ时相的卵母细胞,它们很快被卵巢吸收退化,形成半透明、桔黄色的不规则结构。生殖后的精巢,体积缩小,外观萎瘪,经恢复后转为Ⅱ期。 通过电镜观察的施氏鲟卵巢中卵原细胞核常染色质较多,异染色质呈浅月牙形在核一侧,核膜完整。胞质中大量的腊肠状或蚕豆状的线粒体,在脂肪之间和血管附近弥散大量的梅花状的糖原,一些糖原趋近卵原细胞,并能看到糖原向胞核处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