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小花棘豆(Oxytropis glabra)是一种含有毒生物碱—苦马豆素(swainsonine,SW)的植物,其内生真菌产SW,导致宿主植物中SW积累表现出毒性,课题组从小花棘豆中分离了产SW的内生真菌Alternaria oxytropis。前人研究发现产SW内生真菌还有豆类丝核菌(Slafractonia leguminicola)、罗伯茨绿僵菌(Metarhizium robertsii)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转录组学的小花棘豆内生真菌苦马豆素合成相关基因的筛选和功能研究”(项目编号:31960130)和“小花棘豆 Embellisia内生真菌酵母氨酸还原酶基因在苦马豆素代谢中的作用”(项目编号:3146023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花棘豆(Oxytropis glabra)是一种含有毒生物碱—苦马豆素(swainsonine,SW)的植物,其内生真菌产SW,导致宿主植物中SW积累表现出毒性,课题组从小花棘豆中分离了产SW的内生真菌Alternaria oxytropis。前人研究发现产SW内生真菌还有豆类丝核菌(Slafractonia leguminicola)、罗伯茨绿僵菌(Metarhizium robertsii)、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等。在真菌的SW合成途径研究中,发现有一个共同的SWN基因簇,其中swn K是一个关键基因,推测其编码一个多功能蛋白,含七个结构域:A结构域进行腺苷酰化、T结构域进行硫醇化、KS结构域编码酮基合酶、AT结构域编码酰基转移酶、KR结构域编码聚酮还原酶、ACP结构域编码酰基载体蛋白、R结构域编码还原酶,经多步反应,催化哌啶酸生成1-羟基-吲哚里西啶。本研究利用PCR技术克隆SW合成途径中关键基因swn K及其启动子区,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swn K基因ACP结构域和R结构域的敲除载体,将其转化A.oxytropis OW7.8原生质体,筛选基因敲除转化子,并检测其SW水平,为明晰A.oxytropis的SW合成分子机制及代谢途径提供基础数据,结果如下:1.克隆了A.oxytropis OW7.8 swn K基因,从ATG-TAA共有7515bp,无内含子,编码2504个氨基酸,含7个结构域:A结构域168bp-1578bp(腺苷酰化作用);T结构域1647bp-1833bp(磷酸泛酰巯基乙胺连接物位点);AT/KS结构域1899bp-4557bp(聚酮合酶);KR结构域4599bp-5961bp(β-酮酰还原酶);ACP结构域6024bp-6270bp(磷酸泛酰巯基乙胺连接物位点);R结构域6453bp-7338bp(α-氨基己二酸还原酶Lys2和NRPSs的硫酯还原酶结构域)。2.克隆了swn K基因上游调控区,包括启动子、增强子、光响应元件、缺氧特异性诱导元件,其中-52bp至-57bp为TATA-box、-81bp至-85bp为CAAT box、-158bp至-163bp为G-box、-186bp至-191bp为CCAAT-box等,共计有1个TATA-box、4个CAAT-box、1个G-box。3.构建了swn K基因ACP结构域敲除载体(5568bp)和R结构域敲除载体(5224bp),含其结构域上游DNA同源区序列+hph+下游DNA同源区序列、ampr,是大肠杆菌-丝状真菌的穿梭载体;构建了swn K基因R结构域编辑载体(16510bp),含靶位点、ampr、hph、gpd A启动子、trp C终止子,也是大肠杆菌-丝状真菌的穿梭载体。4.利用PEG介导,将swn K基因敲除载体转化A.oxytropis OW7.8原生质体,筛选出swn K基因ACP结构域敲除突变株ΔACP1和ΔACP2,培养20d的ΔACP1和ΔACP2菌丝体中未测出SW,相同条件下培养的野生型菌株OW7.8菌丝中SW水平为5.072mg/g。推测Swn K失去ACP结构域功能后,底物Malonyl-Co A无法结合,Malonyl-Co A与哌啶酸不能缩合生成1-羟基-吲哚里西啶,后续SW则无法合成,故敲除株中不含SW。5.敲除株ΔACP1和ΔACP2菌落形态与野生型有所不同,表现为菌落形状不规则、边缘非整齐、呈乳白色、辐射状生长、背面无色素积累。
其他文献
本论文探讨了热应激条件下日粮添加有机硒对放牧绵羊抗氧化和免疫功能以及后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旨在为有机硒作为缓解热应激的营养添加剂在放牧绵羊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10只体重相近、健康的7~8月龄的杜泊寒羊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只。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硒添加组(处理组),硒添加水平为0.2 mg/d,硒源为酵母硒。本试验在夏季温度最高的初伏到中伏之间以自然放牧方
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聚集在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先民源于秦汉时期史籍所记载的“西瓯”、“骆越”,由古代越人的一支演变而来。自古壮族自称与他称繁多,1965年后正式定名为“壮族”。为研究广西壮族的体质特征,研究组于2019年10月下旬赴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阳区百育镇、河池市宜州区怀远镇对壮族成人949例(男性387例,女性562例)进行了61项头面部及体部指标、18项身体组成成分指
近年来,磷光测温技术逐步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表面瞬态温度场测试,在热端部件设计、试验测试、健康监测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首先介绍了磷光测温技术的物理机制、测量方法、常用材料及制备工艺,然后梳理了磷光测温技术在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表面温度测试领域的发展历程和研究动态,最后指出了磷光测温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应用于未来航空发动机需要解决的新问题,以期进一步扩大其应用场景。
在氧化硅上生长纳米硅晶,保持氧化硅的直接带隙结构,降低其能带带隙,以用于发光和光伏。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研究了块体α-方石英、薄膜α-方石英、Si/SiO2界面的电子态结构和Si/SiO2界面的光学性质。结果显示,其均为直接带隙半导体,当薄膜α-方石英厚度和Si/SiO2界面氧化硅层厚度逐渐减小时,能带带隙均逐渐变大,表现出明显的量子限制效应。光学性质计算结果表明:Si/SiO2界面虚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粮食作物之一。随着现代化育种操作的不断发展,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变得狭窄。持续下降的遗传基础导致小麦新品种对各类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的抵抗明显减弱,不仅成为影响小麦品种改良的焦点问题,而且对国家粮食安全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偃麦草(Thinopyrum)是小麦的野生近缘植物,含有丰富的耐逆、抗病基因,开发和利用这些异源基因,将它们导
拟鸡毛菜(Pterocladiella capillacea)是一种大型经济红藻,有食用、药用、琼胶工业原料等用途,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作为南方海区海藻场的主要物种之一,拟鸡毛菜能为海洋生物提供重要栖息地,优化海洋环境,有助于海洋资源增长。近年来,由于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以及全球变暖等影响,近岸海域的环境严重失衡,拟鸡毛菜作为南方优良琼胶的来源之一,单靠野生资源不能提供足够的原料,这无疑限制了拟鸡毛
半叶马尾藻中国变种(Sargassum hemiphyllum var.chinese)是我国南方沿海常见的大型褐藻,具有生物量大、生长速度快、富含活性物质等特性,是南方海藻场的主要组成种类,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价值。近年来由于海岸环境受到人为破坏,全球气候变化等诸多因素导致半叶马尾藻中国变种的自然资源锐减,需要开展半叶马尾藻的养护和海藻场人工构建工作。由于其生长环境条件的差异,半叶马尾藻中国变种
小花棘豆(Oxytropis glabra DC.)是豆科棘豆属(Oxytropis)的有毒植物。本课题组前期分离出小花棘豆内生真菌Alternaria oxytropis,可产生有毒吲哚兹啶类生物碱——苦马豆素(swainsonine,SW),SW导致动物细胞空泡变性和代谢功能紊乱,牲畜过量采食含SW的小花棘豆出现中毒现象,严重则导致死亡,从而危害了草原畜牧业发展。目前对A.oxytropis中
龙须菜是一种重要的高值化的经济类大型红藻,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开展大规模养殖。氮营养盐在龙须菜的养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影响龙须菜养殖产量和品质的关键营养元素。龙须菜养殖区的氮营养盐浓度受季节性影响比较明显,春夏季以DON为主,其含量远高于DIN。尿素是DON的重要组分,那么养殖区的龙须菜在DIN匮乏的季节中利用尿素的能力如何?利用尿素的途径与分子机制是什么?本研究以龙须菜“鲁龙1号”为研究对象
差不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别名盐蒿,是菊科蒿属半灌木,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部的科尔沁沙地和呼伦贝尔沙地,是这两个沙地半灌木群落的重要建群植物,属于重要的防风固沙植物。作为沙地植被退化过程中重要的缓冲种,对稳定沙地环境与植物群落的建植起着重要的作用,具有生态和生物学研究利用价值。本研究基于转录组开发的3个单拷贝核基因(c5830、c7847、c9002)对差不嘎蒿种群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