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才是促进社会进步最有力的资本,人力资源一直以来是各个国家重视的关乎发展的主要方面,它不仅是一个国家进步的前提,更是促进国家经济快速提升的重要保证。随着国际竞争的不断加强,人力资源依附的更多的是来自于高等教育带来的提升。邓小平曾经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高等教育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对经济水平增长的作用不容小觑。近年来,随着各项制度的实施,我国对高等教育的重视度已经有了新的提升,并且初步有了量的飞跃。但高等化教育是否真正达到我们的预期效果以及我国高等化教育在各地区是否分布合理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最先对外开放,有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其在科研环境、财力物力以及人力资源环境方面优先积累了绝对的优势资源。中部各省份中的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差距,它们之间的高等教育水平也有较大的不同。一般情况下,经济基础较好的省区或者有较强区域辐射力度的省区有国家重点高等院校的建立。除了少数几所具有悠久文化内涵和积淀的高等院校之外,省属高校和以省级以下投资为主的高校发展情况却不容乐观。西部地区的先天资源较先前两个地区相比存在巨大的差距,在经济水平和高等教育水平方面均处于绝对的劣势地位。对此文章首先通过阐述高等教育、经济增长、人力资本等相关的理论及内涵,寻找三者之间的联系。然后通过解释分析我国国内高等教育的现状,来阐述我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驱动方式及形式。最后通过实证分析,运用面板数据进行验证,并提出政策的相关建议。高等教育是知识和人才孕育的腹地,经济发展的推动机。本文基于我国1998~2013年间30个省市高等教育的“质”和“量”两方面的面板数据对中国各省市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发现:①高等教育的“量”对我国各省市的区域经济更具有拉动作用,但拉动效应并没有一般人认为的过于显著;②代表“质”的中国高等院校的专利数的系数显著性检验通过率不高,说明高等教育的“质”的对中国经济总体的推动作用不大;③虽然高等教育对中国各省市区域经济推动作用较小,但东、西、中部之间还是存在不小的差异。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高等教育投入和产出的扶持,挖掘高等教育的潜能,更有效地推动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