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在我国兴起和发展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但现在已近乎于普及,难以计数的个人和群体生活在网络所营造的虚拟空间之中。网络对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对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则更是显而易见,它给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因为网络而出现的各种变化促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自觉和不自觉地进行着很大程度上的调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出现和实践的不断深入是其具体的表现之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根据传播学原理和思想品德教育的规律,利用计算机网络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计算机互联网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产物,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发展的体现。其主要方式是在了解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知识,掌握现代化传统技术手段的基础上,通过制作、传播和控制网络信息,引导受众在全面客观地接触信息的基础上,选择吸收正确的信息,最终形成一定的品德,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论文正是为了分析和研究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已有的理论,力求探寻一些新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途径,从而更好地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供相关支持。 论文从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分析入手,考察了网络的主要特点及其对社会生活的主要影响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网络的社会本质,得出三个结论:(1)人仍是网络社会的主宰。(2)网络社会依然展现出人的社会本质。(3)网络社会没有超出政治性和阶级性。网络的表象以及蕴于其中的社会本质必然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论文从机遇与挑战两个角度对此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探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其它理论问题提供现实支持。 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合目的性、合规律性以及可能性是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必须面对和回答的几个主要理论问题,也是本文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理论研究的主线,论文分三章对以上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 首先,关于必要性分析和合目的性分析。论文从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两方面切入,论证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理论的可行性和现实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论文以较大的篇幅讨论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目的性,论证了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能够满足社会发展和人类自身发展本质需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具体说来有五个方面:(1)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满足了网络带来的人的主体发展的需要,具有内在的合目的性。(2)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适应了网络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新变化,具有外在的合目的性。(3)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着眼于网络社会中人的社会本质的新特点,具有主观的合目的性。(4)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切合了网络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新与扩展的需要,具有客观的合目的性。(5)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把握了政治性与阶级性的根本要求,具有根本的合目的性。 其次,关于合规律性分析。合规律胜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本质。具有了合目的性的实践活动,在客观上也必须具有合规律性。论文讨论了网络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诸多变化,如主导性弱化、客体性增强、新的客体产生、客体的主体性增强以及教育过程中主体间性增强等等,论证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合乎网络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变化的规律。论文也论述了网络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开发和优化的需要与举措,论证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合乎网络重要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开发和优化的规律。 最后,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能性分析。理论的探索最终是服务于实践的。可能性分析就是为了说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有付诸于实践的可能。论文从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论证:(l)思想政治教育的扩展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实践土壤。在此,论文着重讨论了网络环境下思想多元化问题和网络伦理问题。(2)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更新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理论的指导。在此,论文讨论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更新,如更具交互性、综合性,更显立体化和主体化等。(3)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拓展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技术支持。在此,论文着重论述了在网络条件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具体途径,如开发软件、创设网站,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体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