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咸同兵燹后(1864—1911年)徽州重建是一个备受学术界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因此,综合运用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研究方法,深入探讨咸同兵燹后徽州社会、经济、文化的重建过程,进而分析归纳其灾后重建的特点,并在总结其成败的经验与教训中得到启示,这无疑在徽州区域社会研究中具有较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众所周知,长达十余年的咸同兵燹使得徽州从繁盛走向衰落,人口锐减、质量下降,社会秩序遭到破坏,经济更是出现一片凋敝的惨像;精神信仰被破坏,文教颓然;因战乱之故,人的价值观念发生变化,社会不良风气日增。咸同兵燹重创下的徽州人,在一片被毁坏殆尽的故土家园中开始了艰难重建。社会重建中,开展救济是首要任务,只有解决了生存问题才能继续重建。然后竭力恢复社会秩序,以官署、宗族重建和民间信仰重塑为重点,这为重建提供了稳定的大环境。最后是徽州社会风气的整顿,贯穿重建始末同时也对重建造成很大影响。经济重建中,朝廷的政策倾斜、稳定的社会环境为经济重建提供了前提条件。紧锣密鼓的恢复农业生产是民心所盼,为此政府和地方绅士积极组织招民开垦、获取资金、重修农田水利设施以及构想本土农业发展前景。因地利优势徽州茶木等行业经久不衰,立足本土优势振兴传统行业势在必行。兵燹对徽商造成重大打击,但之后徽人外出经商者依旧,从徽商在外重建、新建会馆数量和规模,较好论证了徽商经营状况。从杭州惟善堂征信录记载各行业徽商捐输情形来看,徽商并没有一蹶不振。文化重建中,大力补修和新建文教场所、继续鼓励儒学教育并培养子弟科考、重视地方文献的补救,尤其是方志和家谱;重建后期,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发展新式学堂,此时徽州也开始基础教育转型。徽州重建有自身的特殊性,一是在重建中重视宗族秩序的恢复;二是经商传统使得徽州人更愿意重新经营,所以徽商在同光年间的短暂复兴也顺理成章;三是重建资金大部分由绅商所出,重建是一场自给自足的自建运动,小到宗祠重建,大到府县的善后工程建设;四是时代背景造成重建的特殊性,不仅要重建传统还要适时变革。咸同兵燹是徽州迄今为止所遭受影响最大的战火,让其元气大伤。战后重建开展的如火如荼,昔日繁荣却难以再现,这其中充斥着纷繁复杂的原因和各种无奈。但徽州人自强不息的重建精神值得后人铭记和学习,重建结果和经验也值得大家思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