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油污染眼科显微手术器械的清洗和预处理方式研究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thur2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影响硅油污染眼科显微器械清洗效果的因素;探究硅油污染眼科显微器械清洗方式选择及预处理方法。
  方法
  实验一
  取不锈钢、钛合金材质眼科显微持针器各320件,按材质分为A、B两组。再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A1-A8、B1-B8组,每组各40件器械。A1-A4、B1-B4组经模拟血污染,设置为对照组;A5-A8、B5-B8组经模拟血+硅油污染,设置为实验组。A、B两组器械实验组和对照组均分别采用水+酶、水+碱、酶+碱、碱+酶四种清洗方式。使用三磷酸腺苷生物荧光检测法,定量检测器械的清洗效果。测得相对光单位值≤200,认为清洗合格,相对光单位值>200为清洗不合格。
  实验二
  取320件不锈钢材质眼科显微器械经血+硅油污染后,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8组,C1-C8,每组40件器械。C1-C4组采用浸泡法预处理方式,C5-C8组采用擦拭法预处理方式,浸泡法与擦拭法均设25℃、30℃、35℃、45℃四种预处理温度。经预处理后的器械统一采用多酶清洗剂超声清洗方式清洗,采用三磷酸腺苷生物荧光检测法,定量检测器械的清洗效果,测得相对光单位值≤200,认为清洗合格。
  结果
  1.在不锈钢材质器械中,四种清洗方式(水+酶、水+碱、酶+碱、碱+酶),使用同样的清洗方式,对照组清洗后RLU值均显著低于实验组器械(Z=95.200,P<0.001);对照组四种清洗方式清洗后RLU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5.681,P<0.001),采用“碱+酶”清洗方式RLU值最低,“水+酶”清洗方式RLU值最高,清洗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631,P=0.201);实验组四种清洗方式清洗后RLU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9.800,P<0.001),采用“碱+酶”清洗方式RLU值最低,清洗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83,P=0.002),采用“碱+酶”清洗方式合格率最高。
  2.在钛合金材质器械中,四种清洗方式(水+酶、水+碱、酶+碱、碱+酶),使用同样的清洗方式,对照组与实验组器械清洗后RLU值无显著性差异(Z=10.725,P=0.15);对照组四种清洗方式清洗后RLU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P=0.849),清洗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421,P<0.001),“水+酶”方式清洗合格率低于其它三种清洗方式;实验组四种清洗方式清洗后RLU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3.2,P=0.362),清洗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18,P=0.048),“碱+酶”方式清洗合格率最高。
  3.相关因素广义线性模型及logistics回归分析:
  (1)实验组器械清洗后RLU值(162±10)高于对照组清洗后的RLU值(8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683,P<0.001);实验组器械清洗不合格的概率是对照组器械的3.9倍(95%CI2.5-6.3)。
  (2)钛合金材质的器械清洗后RLU值(103±8)低于不锈钢的RLU值(14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935,P<0.001);不锈钢材质的器械,清洗不合格率是钛合金材质器械清洗不合格率的1.6倍(95%CI1.1-2.5)。
  (3)四种清洗方式间的RLU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634,P<0.001)。其中,“水+酶”组的RLU值是最高的,“碱+酶”组的RLU值是最低的。
  4.两种预处理方式,采用45℃水温预处理后RLU值最低;擦拭法与浸泡法相比,25℃和30℃的预处理温度,两种方式无显著性差异(P>0.05),35℃和45℃的预处理温度,浸泡法清洗后RLU值均低于擦拭法(P<0.05)。
  结论
  1.硅油会增加眼科显微器械的清洗难度。
  2.钛合金材质的眼科显微器械清洗合格率高于不锈钢材质器械,推荐选用钛合金材质器械作为会接触到硅油的眼科显微器械。
  3.血污染的眼科显微器械建议使用“水+碱”清洗方式;血+硅油污染的眼科显微器械推荐“碱+酶”清洗方式。
  4.清洗硅油污染手术器械需增加预处理步骤。浸泡法预处理方式清洗效果优于擦拭法,预处理效果随预处理温度升高而增加。建议硅油污染眼科显微器械预处理使用水温在35℃以上的碱性清洗剂浸泡的方式。
其他文献
目的:  基于磁珠液相免疫反应检测体系与微流控芯片分析系统有机融合,旨在解决传统手工检测中多步骤操作导致结果精度差和大型检测仪器高耗材、高成本、集成度低等问题.本研究以上转发光纳米晶(UCNPs)作为荧光生物示踪物、生物活化羧基磁珠作为液相均质反应载体、微流控芯片检测作为定量分析系统、通过荧光生物传感器流路自动化进行衔接,建立基于磁珠液相免疫反应的半自动化、高效、快速微流控荧光定量检测系统.并通过
目的:  TLR10(Toll-likeReceptor10)主要表达在B细胞上,能抑制炎症因子的分泌,从而在炎症性疾病中发挥免疫调节的作用。而TLR10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中的临床意义尚不清楚。本文旨在明确TLR10在RA患者B细胞亚群上的表达,分析其表达水平与疾病活动度及炎症指标的相关性,进而揭示TLR10参与RA疾病过程中的免疫调控作用,进一步评估T
期刊
学位
目的  分析脓肿分枝杆菌复合群(MABC)对14种药物的敏感性:探究脓肿分枝杆菌复合群对克拉霉素的耐药机制;建立一种鉴别脓肿分枝杆菌和马赛分枝杆菌的方法;建立一种检测脓肿分枝杆菌复合群克拉霉素的耐药相关基因突变的方法,为临床脓肿分枝杆菌复合群感染的快速诊断和有效的治疗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方法  1、对2005-2012年收集自湖南、安徽、江西和福建的83株脓肿分枝杆菌和56株马赛分枝杆菌采用微孔
研究目的:  制备新型纳米功能生物材料,包括应用于光声成像的靶向碳点纳米复合材料和应用于荧光成像的双亲性纳米胶束,在明确生物材料理化性质及生物相容性的基础上,研究其在癌症中的靶向血管多模态成像效果,为提高癌症早期诊断检出率和治疗的有效率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  研究方法:  1.以豆乳为绿色碳源,以亚甲基蓝(Methyleneblue,MB)为荧光剂,通过简易微波处理工艺成功制备了αvβ3整合素靶向
期刊
背景  多数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coli,E.coli)无害地生活在肠道中,很少导致健康人患病。尽管如此,一些致病性菌株(pathogenicstrains)可以使健康和免疫功能低下的个体发生腹泻或其他疾病。根据所获得的毒力决定因子(virulencedeterminants)及特定的组合,目前致泻性大肠埃希菌(diarrheagenicE.coli,DEC)已知的致病型主要包括五种
学位
目的:  比较智能脉冲技术(Smartpulsetechnology,SPT)辅助的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Transepithelialphotorefractivekeratectomy,TransPRK)与传统像差优化的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AberrationfreeTransepithelialphotorefractivekeratectomy)矫正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  方
学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