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影响硅油污染眼科显微器械清洗效果的因素;探究硅油污染眼科显微器械清洗方式选择及预处理方法。
方法
实验一
取不锈钢、钛合金材质眼科显微持针器各320件,按材质分为A、B两组。再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A1-A8、B1-B8组,每组各40件器械。A1-A4、B1-B4组经模拟血污染,设置为对照组;A5-A8、B5-B8组经模拟血+硅油污染,设置为实验组。A、B两组器械实验组和对照组均分别采用水+酶、水+碱、酶+碱、碱+酶四种清洗方式。使用三磷酸腺苷生物荧光检测法,定量检测器械的清洗效果。测得相对光单位值≤200,认为清洗合格,相对光单位值>200为清洗不合格。
实验二
取320件不锈钢材质眼科显微器械经血+硅油污染后,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8组,C1-C8,每组40件器械。C1-C4组采用浸泡法预处理方式,C5-C8组采用擦拭法预处理方式,浸泡法与擦拭法均设25℃、30℃、35℃、45℃四种预处理温度。经预处理后的器械统一采用多酶清洗剂超声清洗方式清洗,采用三磷酸腺苷生物荧光检测法,定量检测器械的清洗效果,测得相对光单位值≤200,认为清洗合格。
结果
1.在不锈钢材质器械中,四种清洗方式(水+酶、水+碱、酶+碱、碱+酶),使用同样的清洗方式,对照组清洗后RLU值均显著低于实验组器械(Z=95.200,P<0.001);对照组四种清洗方式清洗后RLU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5.681,P<0.001),采用“碱+酶”清洗方式RLU值最低,“水+酶”清洗方式RLU值最高,清洗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631,P=0.201);实验组四种清洗方式清洗后RLU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9.800,P<0.001),采用“碱+酶”清洗方式RLU值最低,清洗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83,P=0.002),采用“碱+酶”清洗方式合格率最高。
2.在钛合金材质器械中,四种清洗方式(水+酶、水+碱、酶+碱、碱+酶),使用同样的清洗方式,对照组与实验组器械清洗后RLU值无显著性差异(Z=10.725,P=0.15);对照组四种清洗方式清洗后RLU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P=0.849),清洗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421,P<0.001),“水+酶”方式清洗合格率低于其它三种清洗方式;实验组四种清洗方式清洗后RLU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3.2,P=0.362),清洗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18,P=0.048),“碱+酶”方式清洗合格率最高。
3.相关因素广义线性模型及logistics回归分析:
(1)实验组器械清洗后RLU值(162±10)高于对照组清洗后的RLU值(8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683,P<0.001);实验组器械清洗不合格的概率是对照组器械的3.9倍(95%CI2.5-6.3)。
(2)钛合金材质的器械清洗后RLU值(103±8)低于不锈钢的RLU值(14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935,P<0.001);不锈钢材质的器械,清洗不合格率是钛合金材质器械清洗不合格率的1.6倍(95%CI1.1-2.5)。
(3)四种清洗方式间的RLU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634,P<0.001)。其中,“水+酶”组的RLU值是最高的,“碱+酶”组的RLU值是最低的。
4.两种预处理方式,采用45℃水温预处理后RLU值最低;擦拭法与浸泡法相比,25℃和30℃的预处理温度,两种方式无显著性差异(P>0.05),35℃和45℃的预处理温度,浸泡法清洗后RLU值均低于擦拭法(P<0.05)。
结论
1.硅油会增加眼科显微器械的清洗难度。
2.钛合金材质的眼科显微器械清洗合格率高于不锈钢材质器械,推荐选用钛合金材质器械作为会接触到硅油的眼科显微器械。
3.血污染的眼科显微器械建议使用“水+碱”清洗方式;血+硅油污染的眼科显微器械推荐“碱+酶”清洗方式。
4.清洗硅油污染手术器械需增加预处理步骤。浸泡法预处理方式清洗效果优于擦拭法,预处理效果随预处理温度升高而增加。建议硅油污染眼科显微器械预处理使用水温在35℃以上的碱性清洗剂浸泡的方式。
研究影响硅油污染眼科显微器械清洗效果的因素;探究硅油污染眼科显微器械清洗方式选择及预处理方法。
方法
实验一
取不锈钢、钛合金材质眼科显微持针器各320件,按材质分为A、B两组。再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A1-A8、B1-B8组,每组各40件器械。A1-A4、B1-B4组经模拟血污染,设置为对照组;A5-A8、B5-B8组经模拟血+硅油污染,设置为实验组。A、B两组器械实验组和对照组均分别采用水+酶、水+碱、酶+碱、碱+酶四种清洗方式。使用三磷酸腺苷生物荧光检测法,定量检测器械的清洗效果。测得相对光单位值≤200,认为清洗合格,相对光单位值>200为清洗不合格。
实验二
取320件不锈钢材质眼科显微器械经血+硅油污染后,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8组,C1-C8,每组40件器械。C1-C4组采用浸泡法预处理方式,C5-C8组采用擦拭法预处理方式,浸泡法与擦拭法均设25℃、30℃、35℃、45℃四种预处理温度。经预处理后的器械统一采用多酶清洗剂超声清洗方式清洗,采用三磷酸腺苷生物荧光检测法,定量检测器械的清洗效果,测得相对光单位值≤200,认为清洗合格。
结果
1.在不锈钢材质器械中,四种清洗方式(水+酶、水+碱、酶+碱、碱+酶),使用同样的清洗方式,对照组清洗后RLU值均显著低于实验组器械(Z=95.200,P<0.001);对照组四种清洗方式清洗后RLU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5.681,P<0.001),采用“碱+酶”清洗方式RLU值最低,“水+酶”清洗方式RLU值最高,清洗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631,P=0.201);实验组四种清洗方式清洗后RLU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9.800,P<0.001),采用“碱+酶”清洗方式RLU值最低,清洗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83,P=0.002),采用“碱+酶”清洗方式合格率最高。
2.在钛合金材质器械中,四种清洗方式(水+酶、水+碱、酶+碱、碱+酶),使用同样的清洗方式,对照组与实验组器械清洗后RLU值无显著性差异(Z=10.725,P=0.15);对照组四种清洗方式清洗后RLU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P=0.849),清洗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421,P<0.001),“水+酶”方式清洗合格率低于其它三种清洗方式;实验组四种清洗方式清洗后RLU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3.2,P=0.362),清洗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18,P=0.048),“碱+酶”方式清洗合格率最高。
3.相关因素广义线性模型及logistics回归分析:
(1)实验组器械清洗后RLU值(162±10)高于对照组清洗后的RLU值(8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683,P<0.001);实验组器械清洗不合格的概率是对照组器械的3.9倍(95%CI2.5-6.3)。
(2)钛合金材质的器械清洗后RLU值(103±8)低于不锈钢的RLU值(14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935,P<0.001);不锈钢材质的器械,清洗不合格率是钛合金材质器械清洗不合格率的1.6倍(95%CI1.1-2.5)。
(3)四种清洗方式间的RLU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634,P<0.001)。其中,“水+酶”组的RLU值是最高的,“碱+酶”组的RLU值是最低的。
4.两种预处理方式,采用45℃水温预处理后RLU值最低;擦拭法与浸泡法相比,25℃和30℃的预处理温度,两种方式无显著性差异(P>0.05),35℃和45℃的预处理温度,浸泡法清洗后RLU值均低于擦拭法(P<0.05)。
结论
1.硅油会增加眼科显微器械的清洗难度。
2.钛合金材质的眼科显微器械清洗合格率高于不锈钢材质器械,推荐选用钛合金材质器械作为会接触到硅油的眼科显微器械。
3.血污染的眼科显微器械建议使用“水+碱”清洗方式;血+硅油污染的眼科显微器械推荐“碱+酶”清洗方式。
4.清洗硅油污染手术器械需增加预处理步骤。浸泡法预处理方式清洗效果优于擦拭法,预处理效果随预处理温度升高而增加。建议硅油污染眼科显微器械预处理使用水温在35℃以上的碱性清洗剂浸泡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