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科书作为理解课程内容并达成课程目标的媒介,是学生直接学习的对象。它不仅是知识的载体,也是道德内容的载体,蕴藏了丰富的道德教育价值。本研究以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课本(试用本)小学《语文》”教科书和台湾翰林出版的“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制国民小学《国语》”教科书作为分析样本,比较两者所蕴含的道德内容的异同并得出相关结论,为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写和改进提出相关建议。 全文遵循以下思路进行。首先,说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思路和方法。其次,阐述国内和国外关于道德教育研究的现状,为研究提供思路和资料。再次,全面分析道德教育内容体系及其承载方式,确定德育内容的具体德目和分析框架。接着,通过频度统计和文本分析来展现两版教科书道德教育内容的呈现情况,分别对私德、公德和职业道德主要内容的内涵进行深度剖析。最后,根据统计和分析结果归纳出沪教版和翰林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在道德教育内容方面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并为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写和改进提供相关的建议。 研究表明,沪台小学语文教科书道德教育内容的共同性大于差异性,它们对各项道德教育内容的关注程度及其内涵总体上是相同的。其中,私德教育内容是两版教科书共同关注的首要内容;而在公德教育中,“保护环境”和“热爱祖国”两个德目在两个版本中受到高度重视,并且都关注“自然?生命?社会?发展”方面的道德教育内容。两个版本道德教育内容的不同点部分体现在内涵方面,而更多地体现在表现形式上。其中,翰林版教科书对热爱生活的重视程度高于沪教版,而且选材范围更广泛;沪教版教科书道德教育内容的呈现侧重于文学化,而翰林版教科书倾向于生活化;沪教版教科书道德教育内容的呈现强调伟大人物,而翰林版教科书则关注普通人物。两个版本教科书在编写和改进上应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