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雅安近郊大兴果蔬大棚中发病的草莓、葡萄、辣椒等植株上分离获得6个灰霉菌株,经鉴定均为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从雅安周边地区不同作物的土壤中分离获得绿色粘帚霉(Gliocladiumvirens)菌株59个。根据菌株来源、生长速度以及菌落颜色等,选取绿色粘帚霉菌株共30个,作为本实验的出发菌株。通过对6个不同作物上的灰霉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结果表明:6个灰霉菌株在5~30℃下均可生长,17~23℃下生长速度最快。20℃~25℃是最佳产孢温度。分生孢子在5~30℃下均可萌发,最适萌发温度为20~25℃。pH值为4~11时灰霉菌丝均可生长,菌丝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的最适pH为6。黑暗环境有利于菌丝生长和菌落产孢。而孢子的萌发率则在光照条件下才能达到最高。PDA和PSA培养基都能较好促进菌丝生长和产孢。菌丝生长最佳碳源为葡萄糖,产孢的最佳碳源为蔗糖。天冬氨酸最能促进菌丝生长,而谷氨酸则最能促进产孢。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最佳碳氮比为30:1。当湿度低于80%时,分生孢子不能萌发,而在水滴中的萌发效果最好。温度、pH和培养基类型是灰霉菌丝生长及产孢的主要影响因素,故选用3因素、3水平的L9(33)正交表来安排正交实验。试验结果表明:20℃、pH6和PSA培养基的条件组合均为灰霉菌丝生长和菌落产孢的最佳条件;而所测试的3个因素对灰霉菌丝生长速度和菌落产孢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温度>培养基类型>pH。在生防菌株的筛选试验中,测定30个绿色粘帚霉菌株的生长速度均超过了25mm/d,其中编号为G27的菌株生长最快,达到了32.2mm/d。对峙培养试验中,培养72h后绿色粘帚霉菌株对灰霉菌丝生长抑制率在60.0%以上的有24个,占供试菌株的80%,其中G15最高,抑制率达66.8%。在非挥发性代谢产物测定试验中,绿色粘帚霉发酵液经细菌过滤器灭菌后,有6个菌株对灰霉菌丝生长抑制率超过了20%,G17最高,达到33.83%;发酵液经高压灭菌后抑制效果变差,G13最高,为23.34%。挥发性代谢产物对灰霉菌丝的抑制率要低于非挥发性代谢产物,最高的G13抑制率为18.67%。几种杀菌剂对蕃茄灰霉的室内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对蕃茄灰霉菌菌丝的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随浓度的增加抑制率增大。其中50%腐霉利WP的抑菌效果最好,其EC50仅为0.0283μg/ml,为所测药剂中最低,其相对毒力指数为1.2×10-3。其次是70%代森锰锌WP,EC50为1.6634μg/ml,相对毒力指数为0.72×10-1,也表现出较强的抑菌作用。而50%多菌灵WP在本次试验中抑菌效果最差,EC50为23.178μg/ml。盆栽防治实验的结果表明:播种16天后,空白对照的处理发病率最低,仅为5.6%;代森锰锌+灰霉的处理发病率为9.75%;粘帚霉麸培+灰霉的处理发病率为14.6%,略高于前者。播种20天时,对照蕃茄苗发病充分,而加入了粘帚霉和代森锰锌的处理发病率则分别控制在23.4%和15.5%。代森锰锌的防效较高,达到77.4%;粘帚霉次之,为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