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环境和方式的改变,心身疾病、精神疾病等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原因。中医学历来重视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中医“情志学说”将心理社会因素致病概括为“七情内伤”,由此而产生的病证称为“情志病证”。虽然中医“情志学说”蕴涵的科学性和指导临床实践的有效性已得到公认,但中医“情志学说”的理论还不够系统和完善,有必要在总结、继承前人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理论,以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成果为依据,继续完善和发展“情志学说”,以便更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为此,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方法,从古代文献、实验研究、临床实践等方面对中医肝主疏泄理论与情志疾病的关系进行了整理归纳和分析,提出以肝主疏泄理论为核心防治情志疾病的观点,以期对活跃研究气氛,进一步丰富中医“情志学说”有所裨益。方法:本论采用文献研究方法,从以下方面对以肝主疏泄理论为核心防治情志疾病的观点进行论述。一、情志及情志疾病(一)情志情志是中医专有名词,起源于“五志”与“七情”概念。五志是指喜、怒、思、忧、恐,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情志主要是指现代心理学中的情绪、情感过程,亦涉及到认识过程。在一般情况下,情志属于生理现象。但如果情志活动失调,则可成为致病因素。(二)情志疾病情志疾病是指在疾病发生、发展与转归过程中,情志因素起主要作用的一类疾病。包括:(1)情志内伤所致的以精神心理症状为主的一类疾病,如郁证、癫狂等;(2)情志内伤所致的以躯体症状为主的一类疾病,如哮喘、痛经等。情志疾病包括了现代医学中的精神疾病、心理疾病、心身疾病、及功能性疾病。二、肝主疏泄理论的内涵及现代研究(一)肝主疏泄理论的源流肝主疏泄理论来源于《内经》。《内经》虽未明言肝主疏泄,但它以取象比类方法法,用木之舒展条达,升发宣散的特性来形容肝的功能作用,已隐含肝主疏泄之意。元代的朱丹溪第一次将“疏泄”作为肝的功能提出来,古今医家在临床实践过程中,逐渐把肝主疏泄功能扩展总结成调畅气机、促进血液运行,调畅情志、促进脾胃运化、分泌排泄胆汁,疏利三焦水道、影响男子泄精及女子的排卵行经等方面。在肝主疏泄的作用当中,调畅气机功能是最根本的。肝主疏泄功能通过调畅气机,对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生理功能具有广泛的调节的作用。(二)肝主疏泄功能的生理学基础探讨1.边缘系统是肝主疏泄的高级中枢动机和情绪属于肝主疏泄调节的范围。在现代医学理论中,与动机和情绪形成关系密切的区域是大脑的边缘系统,因此边缘系统为肝主疏泄的调控中枢。2.自主神经系统和交感-髓质系统是肝主疏泄的信息通路情绪的内容除主观体验外,还有生理唤醒,生理唤醒主要是为了动员躯体对引起情绪的来源做出反应。神经、内分泌系统是生理唤醒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的中医临床、实验研究显示,肝的功能与自主神经系统与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有密切关系,两者是肝主疏泄的信息通路。3.平滑肌系统是肝主疏泄效应器之一肝主疏泄有疏通、调节体内物质流动和分布的作用,而体内物质的流动大多是通过以平滑肌为主体的各种管腔来完成的。平滑肌在边缘系统的控制下,通过下丘脑-脑干-自主神经通路和交感-肾上腺髓质通路产生舒缩活动,因此平滑肌是肝主疏泄功能的效应器之一。4.肾上腺皮质激素与肝主疏泄功能状态的关系现代研究表明肾上腺皮质激素对肝主疏泄的调控中枢有重要的影响。在正常浓度范围内,皮质激素起到维持肝主疏泄调控系统兴奋性的作用;当长期浓度过高或过低时,边缘系统神经元结构的发生改变和损伤,影响边缘系统对刺檄的敏感性,从而造成情绪反应异常、肝疏泄失调的现象。三、肝主疏泄与情志关系探讨(一)肝主疏泄与情志调节情志活动以为五脏气血为物质基础,是脏腑机能活动的表现形式。肝主疏泄对情志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调畅气机,二是促进气血化生。(二)肝主疏泄与情志致病肝疏泄失常时,由于五脏气血失畅,往往使个体对外界刺激极为敏感、调节能力下降,从而导致情志太过或持续不解而致病。情志致病的主要机制是脏腑气机紊乱,而肝主疏泄,有调畅全身气机之责,气机紊乱意味着肝的疏泄失职,所以肝失疏泄是情志致病的必然结果,肝失疏泄病机贯穿在情志致病过程的始终。四、情志致病与心理应激心理应激是指“个体在生活适应过程中的,关于环境要求与自身应对能力不平衡的认识所引起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这种紧张状态倾向于通过非特异的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来”。心理应激时机体的反应变化以NIM网络为核心,心理应激通过打破此网络的平衡状态而导致机体疾病的发生。中医情志致病与现代医学的心理应激在许多方面呈现一定的相似性,从心理应激的角度来研究情志致病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五、肝主疏泄与心理应激的关系在情志致病过程中,肝通过主疏泄的作用对气机、血液和情志等产生的影响,调节人体的各种病理反应。现代心理应激理论则认为,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NIM)网络是心理应激反应调节的核心。肝失疏泄的证候也往往有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异常变化,显示中医肝的疏泄功能确实存在着一定的NIM网络调节机制。应激综合症不同阶段的所谓非特异性症状,符合肝失疏泄病机的证候表现。结论(1)肝主疏泄功能通过调畅气机,促进、调节气血运行,对情志的产生和变化有重要的调节作用。(2)情志致病,往往首先伤肝,造成肝失疏泄,气机紊乱。肝失疏泄是情志病证的核心病机,贯穿在情志致病过程的始终。(3)肝是人体应激反应的调节中心,肝主疏泄具有一定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NIM)网络生物学机制。(4)以肝主疏泄理论为核心防治情志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