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噻二唑基—二氢苯并噁嗪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来源 :湖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99youaik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于杂环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成为新农药创制研究的热点。其中苯并噁嗪就是一类含有氮氧原子的六元杂环化合物,其衍生物3,4-二氢苯并噁嗪类化合物通常具有广泛抗癌、抗肿瘤和杀菌等生物活性,在药物研究领域有着广阔的前景。本文主要研究了3-噻二唑基-1,3-苯并噁嗪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并合成了14种新的3-噻二唑基-1,3-苯并噁嗪类化合物,对所合成的3-噻二唑基二氢苯并噁嗪的结构用IR、1HNMR、13CNMR进行了表征,部分化合物的结构用ESI-MS进行了表征。初步研究了氨基甲基酚36a~36m和3-噻二唑基二氢苯并噁嗪33a~33i、34b的杀菌活性。以硫代氨基脲和羧酸为起始原料,合成了9个2-氨基-5-烃基-1,3,4-噻二唑35a~35i,再采用“一锅法”合成了2-(噻二唑氨基甲基)苯酚36b~36m。最后2-(噻二唑氨基甲基)苯酚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分别与二氯甲烷或芳香醛反应,得到相应的3-噻二唑基-3,4二氢-2H-1,3-苯并噁嗪类化合物33a~33i和34a~34e。在合成3-噻二唑基-3,4-二氢-2H-1,3-苯并噁嗪33a~33i时重点考察了相转移催化剂的用量、氢氧化钾的用量、温度和二氯甲烷的用量对反应产率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反应条件:相转移催化剂四丁基碘化铵的用量为2-(取代噻二唑基)氨基甲基酚的15mol%,碱(KOH)的用量为350mol%(溶液质量分数为50%),反应温度为95℃,二氯甲烷的量为240mol%。在合成2-芳基-3-噻二唑基-3,4-二氢-2H-1,3-苯并噁嗪34a~34e时重点考察了不同催化剂和溶剂对反应的影响,得到较优的反应条件。对所合成的新型3-噻二唑基-1,3-苯并噁嗪和中间产物氨基甲基苯酚进行了生物活性测试。氨基甲基苯酚对赤星病菌的活性最好,其中36g~36i、36k、36l的活性为70%-75%。其次,化合物对疫霉病菌、灰霉病菌和赤霉病菌具有一定的活性,其中化合物36h、36l对疫霉病菌的活性分别为51%、50%。3-噻二唑基-1,3-苯并噁嗪类化合物对菌核病菌的活性最好,化合物33a、33c的活性分别为69%、76%。其次,化合物对赤星病菌、灰霉病菌具有较好的活性,其中34b对赤星病菌的活性为70%。
其他文献
本文在分析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盈利效率和市场效率现状与农民收入增长及其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实证分析,认为小额信贷对增加农民家庭收入有显著正效应,其途径主要通过增加对家庭
简述了我国配位化学的发展、进展和特点。
探讨了教育重演论、建构主义理论对物理课堂教学中渗透物理学史的理论支持;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物理学史的科学探究模式和基于实验设计能力的科学模拟模式,并对基于
实验目的:考查不同抑菌剂对愈伤组织的形成有何影响,其次寻找接种方式、取材部位等因素对诱导愈伤组织形成的最佳条件,在组织培养过程中,掌握外植体消毒的注意事项,合理选取
在探究理念下物理学史具有更多的教育功能,本文从提出问题、寻找证据、形成解释并作交流与修正等环节,就如何将物理学史融入探究教学中,如何通过物理学史的渗透促进学生探究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放射性臂丛神经损伤(RBP)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乳腺癌术后RBP患者的放射剂量、症状和体征、肌电图等辅助检查结果及
<正>当今的高考作文命题,基本上形成了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及命题作文三足鼎立的局面,而且,材料作文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材料作文的写法,一般来说,都要引述材料,因为,材料是
<正> 离子交换膜是电渗析技术中的关键部分。目前国内应用电渗析技术制备纯水、淡化苦咸水及海水已积累了一定经验,并在逐步推广。应用电渗析进行提纯、分离、浓缩等工作,已
资本市场为企业搭建了一个广大的直接融资平台,我国很多公司力求通过发行股票并上市从而开辟资本市场的融资渠道。一家公司的成功上市,不仅可以从资本市场上持续地获取发展所
劳动从满足人的自然需要为直接目的到作为目的本身的能力的发展,是理解马克思的个性自由理论的关键。马克思关于自由个性的思想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点即不断发展的社